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牛蒡种植技术和成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牛蒡种植技术和成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牛蒡种植成本及利润?
种植牛蒡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种子费、肥料费、农药费和人工费等。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分析,每亩牛蒡的种植成本约在1.2万元。
至于每亩牛蒡的产量,由于种植技术、土壤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产量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按照每亩产量7000斤计算,市场价格按10元/斤计,那么每亩产值可达7万元。在扣除种植成本后,每亩净利润大约在2万元左右。
不过,请注意,牛蒡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种植前请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做好风险评估。同时,加强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农业类书籍或咨询农业专家。
牛蒡子的种植技术和亩收益?
播种期南方于秋季8-9月;北方于春季3-4月;夏季赤可播种。如遇干旱,出苗不易整齐;秋如果太晚,第2年则不能开花结实。直播或育苗移栽法,以直播为主。播种前将***放在30-40℃温水中浸泡24h,按行株距70cm×50cm开穴,穴深10cm,裕内施腐熟厩肥或堆肥,填一薄层细土,播5-6粒***,浇水,覆土3-5cm,稍加镇压。每1hm2用种量15-30kg。播后10d左右出苗。育苗移栽法,3月上旬育苗,5月上旬移栽。
牛蒡主要种植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种植较少,所以价格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同样的品质,在南方产的牛蒡子价格是北方的一倍以上。北方地区新鲜的牛蒡子批发价在2元/斤左右,加工后的价格在6-10元/斤不等;而南方一般是4元起步,随着北方货源大量的销往南方,它的价格在后期会下降一点。
牛蒡怎么种?
土壤选择牛蒡为深根性蔬菜,对土壤要求较严,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栽培。种植牛蒡应选择前茬为非菊科植物的地块栽培。不应选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
感谢邀请,小编来自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兰陵),分享一下我所知道的牛蒡种植技术。
牛蒡是菊科牛蒡属直根系二年生草本植物,也叫东洋参、东洋牛鞭菜,最早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将之改良成食材,又引入中国。目前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比较受欢迎,广东、福建等地的食客喜欢将牛蒡作为煲汤、饮茶的材料。十分受欢迎,而且种植的经济效益较高,每亩产量轻松达到5000斤,价格近年到过3,4元。很多当地种植户奔赴济宁汶上、曲阜等地承包土地种植牛蒡(牛蒡耗地力较高,种多了地受不了,一般都换地种植)。
牛蒡根系肉质丰满,具有芳香的气味,可以作为食材处理成牛蒡丝,炒菜、做丸子、做饺子馅、煲汤,也可以加工成切片晒干或烘干制成茶饮,被成为牛蒡茶。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通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广东、福建的朋友最喜欢。
种植技术:
栽培的季节,
一般山东栽种牛蒡多选择秋种,9月下旬到10月下旬陆续可以种植,春季可以在3-5月种植。秋季种植需要覆盖地膜保温。
***处理:
牛蒡***如果是进口的,价格较贵,最好先将***在阳光下晒5小时左右,然后以接近50-55℃温水浸泡20分钟,之后冷却到20℃后浸泡6小时,之后用湿布包裹在25℃环境下催芽***露白就可以播种了。可以***用直播、点播、也可条播。
条播的话,每亩用***500克均匀播种;
点播的话,行株距可以在30X25厘米,每个穴播4颗***;
牛蒡种植需要注意事项?
1. 土壤准备:选择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进行深翻、松土,除去杂草和残根。
2. 品种选择: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3. 播种时间:春季3-5月或秋季8-10月为适宜的种植时间。
4. 播种方式:***用直接播种、穴播或条播等方式,间距一般为30-40厘米,行距为60-80厘米。每个穴或条内宜放2-3.5粒***。
5. 管理及注意事项:保持土壤湿润,按时施肥,防治病虫害,除草、松土等。要注意除去杂草,保持通风透光,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有利于根状茎的生长。
.
及时补苗 当牛蒡的***种到土壤时,它们将在大约一周内会长出小幼苗。这时,一定要去田里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看一下种植的所有***是否长出来,如果又没长出来的,看看没有长出的原因是什么。当进行补苗时,必须注意天气情况,当温度很高时,不要在阳光强度较大时补苗,要选择阴天,或在阴雨天之前和之后。在这种情况下,牛蒡的存活的机会将会变大。当重新种植时,应该注意在第一次播种后的一周内补苗,这种情况,牛蒡长大后容易管理一些。
间距控制 当重新不再种植时,应该注意牛蒡长出的幼苗,有没有密集生长的地方,如果有,要将间隔拉开。一般情况下,一个孔内只要两棵幼苗足够,如果比较多,要将种植的苗移到另一侧。如果种植的太多,即使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牛蒡种植技术和成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牛蒡种植技术和成本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