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致富经稻田养殖小龙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致富经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东北稻田里怎样养殖小龙虾呢?经济效益怎么样?
在东北稻田里如何养殖小龙虾,经济效益如何?这个东北稻田养殖小龙虾,暂时应该还没有几个人养,也很少听说。
因为东北的天气和南方的天气的差距比较大,小龙虾在零下14度以下,会出现冻伤。北方的天气因为太寒冷,导致小龙虾不能安全越冬,必须要进行保温、保暖处理。那么在北方养殖小龙虾的话,受天气原因的限制,小龙虾的生长周期远远短于南方。
如果要在北方养殖稻田小龙虾,稻田的虾沟的开挖和水草的种植,我觉得应该都是和南方差不多。都应该开3~5米宽深1米的田间沟,在大块田块中开宽0.5米深1米的“井"或"十"字虾沟,种植3种以上水草,占田间沟的30%左右。在消毒、肥水后,再投入虾苗或虾种。由于小龙虾怕北方的低温天气,所以冬天来临前一定要做好与小龙虾相关的保温、保暖措施。
经济效益,这个有点难说,有点赚有的赔。稻虾养的比较好的亩效益在2500~5000左右,这个主要还是和小龙虾的价格、质量、还有产量的关联比较大。虾价高,质量好,疾病少,产量高,像今年现在的行情,想不赚钱都难。反之,如果管理的不好,疾病多或者小龙虾的品质差,那么肯定会要赔钱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话,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稻田养殖什么最赚钱?
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因为小龙虾个头不大,对于水量要求不是很大,产量高,价格也高,农田水利设施好改造,给农民能够带来快速回本,然后赚钱看到经济效益,所以稻田养殖小龙虾是首选。
养在稻田里的龙虾如何与稻田互利互补,又该如何保证龙虾成活率?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根据你问题的描述,基本判断就是你想问,稻虾共作模式中小龙虾与水稻如何实现互补,又如何确保稻田种植中虾苗的成活率问题。我简要就我对稻虾工作模式的经验给你分享一下!
稻虾共作模式,虾与稻的互补,核心在于季节的合理补位,早春第一季虾必须抢在5月初之前把存塘商品规格的大虾全部起虾结束并准备落水至插秧水位,才能在虾和稻模式中合理互补,互不影响,形成正常的季节交替共作。本质上,稻虾模式的核心就是季节和五月一日前成虾上市的时间问题。
1.插秧时间(5月10—5月15日)
通过技术实践的探索,我们梳理发现:人工插秧时间最迟5月10日至5月15日之间为最佳。超过5月下旬,池塘水温逐渐升高,气候变化异常炎热,虾苗高温情况下不容易上到台田,限制了虾苗自身生长空间。
2.插秧行距
插秧行距目前通过技术实践,有两种行距模式:
纯稻秧模式:4米宽的稻秧,2米宽的行距,既能保证足够比例的稻秧抑制高温对水体的直射面积,降低池塘水体的温度,又能合理提供小龙虾足够的躲避空间。同时,2米的行距在满足起虾预留水面的条件下,能够确保50%的稻谷种植覆盖率。
水草稻秧合种模式:8米宽的稻秧,4米宽的行距,保证足够比例的稻秧抑制高温对水体的直射面积,每行还能空出面积栽种轮叶黑藻,降低池塘水体的温度,丰富池塘溶氧的生产力来源,提供更加适合小龙虾躲避天敌的安全空间。
3.插秧后上水管理
这就是虾稻共作,十多年前发明于我们潜江的小龙虾养殖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我们这里比较成熟。
首先在稻田四周挖环沟,其主要目的是在水稻栽种前与收割前后,稻田里的水位要降到最低,这时候存塘的虾种一部分打洞,一部分生活在环沟内。在水稻生长旺盛的季节,也就是6789月份,稻田内是有水的,小龙虾可以充分利用稻秆的遮阳效果给自己降温,同时可以捕食稻秆上的水生动物,稻秆可以作为小龙虾脱壳的遮蔽物。水稻收割以后,稻田进行晒田,待稻秆变得枯黄后上水慢慢淹没稻秆,待其慢慢腐烂可以达到肥水的效果,抑制青苔的生长和保持水温便于小龙虾顺利过冬。目前来说,虾稻共作模式是小龙虾养殖中风险最低,最绿色环保的一种方法,在全国已经推广开来了。
养在稻田里的龙虾如何与稻田互利互补,又该如何保证龙虾成活率?
现在在水稻种植区大面积已经推广了虾稻共养,水稻种植户一季种植,两次收获,经济效益是原先种植水稻的几倍,成为水稻种植户的“黄金”产业,是农民发财致富的好途径。养殖小龙虾和种植水稻是怎样互利互补,达到相得益彰的呢?
第一,稻田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食物。水稻田养殖有小龙虾,不必使用除草剂除草,很少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因此,稻田生长的水草是小龙虾的天然植物饵料;水稻上的害虫却成了小龙虾的天然动物性蛋白质饵料。所以水稻不需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杂草和害虫都由小龙虾来处理,水稻也很小发病。这种水稻才是直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无公害粮食。
第二,稻田为小龙虾提供舒适的场所。水稻种植后,吸收人工撒洒的肥料和小龙虾创造的肥料,正常健壮地生长发育。夏季为小龙虾撑起一片阴凉的天地,为保护小龙虾安全越夏和提高小龙虾商品质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小龙虾为稻田提供丰富的营养。小龙虾在稻田里取食杂草和寻找捕食害虫,产生的排泄物回归稻田,为水稻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使水稻种植减少了许多的肥料投入,节省了肥料投资。
第四,小龙虾为水稻捕捉许多的害虫。小龙虾在水稻田里捕食害虫的本领非常强,只要水稻有害虫,小龙虾就会想办法捕食,是害虫的天然捕杀高手。这样,为水稻种植节省了许多的农药投资,从而减少了水稻的农药残留量。
总之,虾稻共养是一种优良的生态养殖的典型,为生态养殖提供了鲜活现实的模范,为治理生态树立了榜样。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一般在我们这稻虾田养殖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季稻和两季稻。一季中稻养殖一季小龙虾。种植一季早稻和晚稻然后养殖二季小龙虾。
无论是那种养殖模式,都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种植一季稻谷,无论是早稻中稻还是晚稻。这么做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收获一季稻谷和两季稻谷,这样可以保证种植稻谷不不误事,基本农田的性质没改变,其次还可以额外养殖小龙虾来给自己增加收入。
这也是***支持农户通过稻虾田的养殖模式来增收的目的。既保护了基本农田没有被破坏,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毕竟种过田的朋友都知道,单纯种植稻谷收入实在是很低,我们这里平均亩产量1800斤左右。100斤的收购价格大概在120块,说实话,重稻的确不行了,但是有由于粮食属于战略物质,所以不能不种,所以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养殖小龙虾来创收也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养殖模式了。
有一些养殖户朋友认为,种植稻谷收入很低得不偿失,不如不种植稻谷专门来养殖小龙虾。可以多收获一点收入。随便捕捞上市500多斤小龙虾,就相当于10亩田的水稻收入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让我来举例子说明一下:
前年我们这里有一户稻虾田养殖户养殖二季小龙虾,因此就没有种植稻谷而是专门在稻虾田里面种植了稗子草,专门网购的稗子草种子,投放到稻虾田浅水区域,6月份就停止捕捞了,环沟落水之后就开始晒田清塘,等到投放虾苗的时候已经到了7月中旬,但是一共投了2万 多块钱的小龙虾虾苗,结果死亡的就有一般左右,本亏大了,而且稗子草到了晚秋,全部成熟结子老化枯萎了,这样稗子草老化之后落在水体里面腐烂之后污染水质,加大了耗氧量,同时并没有和养殖户期望的一样,市场价格只有10几块钱的普通价格,原本指望的40块一斤的小龙虾收购价格根本没有出现过,于是这名养殖户失去了一季稻谷同时小龙虾养殖也亏本了。
1,促进养殖环境和种植环境的良性循环:水稻种植在浅水种植区,可以充当水草的角色,一般来说6月份的时候一季虾捕捞活动结束之后养殖户就要开始陆续准备种植稻谷,这个时候亲虾也开始抱卵进洞,保证环沟有水,种植稻谷两不误,等到稻谷分蘖之后然后在上水淹洞,小龙虾出来活动,这些稻草很好地充当了水草的作用,小龙虾在里面活动觅食,吃稻花和害虫,既减少了饵料支出,又为稻田除了害,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投入,有助于改良生态环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致富经稻田养殖小龙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致富经稻田养殖小龙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