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产品城里 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农产品城里 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在网上买的那种农村当地寄出的农产品跟城里卖区别在哪?
- 2020农产品价格都很低迷,为什么城里房价还那么坚挺?
- 怎么解释有些农产品烂在地里而城里却吃不上?
- 近日农产品涨价明显,村里滞销的为何不运到城里便宜卖?
在网上买的那种农村当地寄出的农产品跟城里卖区别在哪?
网上买的从农村当地寄出的农产品和城里买的区别有一下几点:
1、首先是流通渠道不同。网上买的从农村直接寄出的农产品是由农产品的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手中,没有中间商。
不经加工的生鲜类农产品从田间采摘到消费者的餐桌,基本没有存储过程,保鲜程度比较好。但质量问题也比较多,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卖家的商誉和品控把关。
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由于受加工技术、原料质量、各地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对于卖家来说更需要把好品控关,保持好的特色。这一类农产品更容易和消费者产生争议,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要求,即所谓的众口难调,有时卖家尽心尽力按当地习惯提供最好的产品,到了消费者手里由于习惯不同而被人为是次品,这需要在咨询阶段双方加强沟通。
2、产区产地明确。一般都是地域明确的特色农产品。
@清水农家姐@甘肃秦源@甘肃美食姐@南国时代
2020农产品价格都很低迷,为什么城里房价还那么坚挺?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房价与农产品价格关系不大,农产品价格低迷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几个原因
一是粮食供求关系与粮价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国家稳定粮价,同时又保证农民有稳定的收入,还要保障全国人民但需求,粮食价格涨跌影响巨大,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对粮食供求影响巨大,由于贸易关系搭配必要的农产品进口,对国内粮食价格影响也是需要控制的,否则会一团糟。比如目前小麦价格1.2元,进口到岸价格仅为一元左右,调控因素不得不慎重。
三是小农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和价格难以与市场相适应,农民没有了定价权,市场呼吁对高品质农产品的供应量,这点需要市场来调节。
城镇化大趋势,农业生产会加快集体化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政策也会扶持,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会不断的提高,农产品价格也会得到提高,从而农民收入才能真正的提升。
而房价坚挺与农产品关系不大,与城镇化大趋势,刚需水平,改善性住房需求,还有炒房,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资金流向和供应
等因素催生房价不断的提高。
怎么解释有些农产品烂在地里而城里却吃不上?
这个是很常见的现象。
农村的农产品为什么会烂在地里呢!
最基本的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低于收割成品,既然低于收割成本,那还不如烂在地里或者白送给其它村民。
再就是运输成本大于农产品价值,中间收货商考虑成本,工人上下货,包装冷库等费用。如果卖不上去价格那就难受了,一般价格低了,中间商还不敢收。
农村跟风严重,上一年种植农产品价格高,今年全都跟风种植,那么农产品容易出现滞销的问题,很多农产品就会烂在地里。
城里吃不上主要就是价格贵,农产品再低中间商也要赚取差价,人工费,运输费,包装费,冷冻费,在超市的上架费等等。
这是关系到多方利益的实际问题,它主要涉及到耕作成本,产品的品质质量,运输成本,销售利益,市场饱和度,销售到城里市民接受程度等一大堆问题,农产品烂在地里确实令人遗憾可惜,农村的人其实很实在只要有利益价值的便不会舍去,亏本的耗损体力买卖总要掂量掂量,要是达到一定的不能承受程度,放弃所产出的作物的出售也理所当然,但也要找出个所以然,是在那些环节上问题考虑的不周全,以供日后参考。
这是咱们中国特有的现象,一是信息闭塞,不了解市场行情信息,种的多了或者外界不了解,导致产品销不出去,而烂在地里,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少的。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成本问题,老农民辛辛苦苦的种地,往地里投入种子,化肥,人工,农药。这些都需要钱支持,种出来以后市场行情不好,不够成本钱反倒赔钱,收获又要投入人工和机械,这又是一笔开支,越投入越赔钱,老农民折腾不起啊,索性就不收了,烂在地里当肥料算了,无奈之举啊,他们愿意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东西扔了吗?那真是没办法。
这类问题真的让人有些无奈,就在刚刚,农场君分享了一篇近期农产品滞销的文章分析,里面的一些数据比较有参考价值,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为3.35亿亩,总产量7.98亿吨,均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872.1万亩(2000年是2749万亩),设施蔬菜的产量(不含瓜果)2.52亿吨,占蔬菜总产量30.5%,全国设施蔬菜产业净产值为5700多亿元。
现在,我国马铃薯常年栽培面积达9000万亩,居世界首位,主粮化之后,***到2020年面积将达到1亿亩。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番茄总播种面积为2041.5万亩,设施栽培面积为1167.2万亩,占比为57.2%。
2016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3209.4万亩,位列我国主要蔬菜种植面积的首位,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占26.6%,为852.2万亩。
近日农产品涨价明显,村里滞销的为何不运到城里便宜卖?
这个问题很好!
我们这里先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少量的把自家水果进城里去卖可以绝对的说:不够油钱!现在人的饮食是多样化的。你拿单一的水果去卖是没有什么销量的!现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进食量大大减少了,只是吃的人多了,普片了。何况现在的农村到处都有果树,这么说来当地水果乡镇销量是很少的。也只有去县城以上的城里去卖!所以说不够油钱!
收购大量的水果去外地市场批发出去还是可以的,这也给商家提出要求——包装!还有产品质量要基本一致!都是些散户哪里找这些东西?
现而今的中国有商机的地方都有人做了!没人做的是没利可图的了!
这个问题如果问“砖家”,他们会给你们讲三天三夜都理论知识,再加上若干具体事例,但是作为一个经常在农村与城市之间***访的记者来说(老家就在农村),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一是农民没有渠道把农产品输送到城里的市场。一般是层层的经销商去对接市场,农村收着一毛钱斤的农产品,到县、市、省各级市场都会层层加价,所以城里人买到家的农产品基本都在一元以上。
二是运送到城里的成本太高。我老家也有果农开机动三轮到商丘农贸市场销售,早早***摘好,要等晚上或者一大早去市里,路程几十里路,市场价格也是忽高忽低,拉过去的水果贵贱都要处理,不可能再拉回去。三轮车一般都没有拍照,开车的差不多都没有驾照,有时路上碰到交警、交通、运政、城管等等,都会最少毛爷爷伺候,一车货等于卖了个白菜价。更悲惨的是路上遭遇***,我同学的父亲就是几个邻居拼车卖水果,回来路上在***中不幸身亡。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应该知道答案了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产品城里 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产品城里 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