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泥鳅的养殖方法
- 2、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怎样养殖泥鳅最经济?
- 3、怎样养殖泥鳅
- 4、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怎么养殖泥鳅最经济?
- 5、泥鳅怎么养殖
- 6、东北泥鳅养殖
泥鳅的养殖方法
一是底肥饲养法。在养鳅池底将有机粪肥、稻草相间铺放,厚约30厘米,按每平方米撒生石灰150克后再铺上10厘米肥泥,注水1周后可放养泥鳅。
泥鳅养殖方法是建池塘、进行消毒、放养泥鳅苗、投喂饵料、补施有机肥。
选择场所 养殖泥鳅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一般泥鳅生长在淤泥中,所以在养殖泥鳅时可以使用废弃的鱼池或者虾池,同时在选择养殖场所时也需要注意,不能选择周围有污染源的场所,以免在养殖泥鳅时出现泥鳅中毒死亡的现象。
泥鳅的饲养方法是修建池塘、入塘前的处理、苗种放养、饲喂方法、日常管理。修建池塘 泥鳅养殖可寻找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
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怎样养殖泥鳅最经济?
水质管理: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泥鳅的养殖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由于泥鳅属于底栖鱼类,所以泥鳅池的深度一般控制在40厘米左右。在泥鳅池沉积层中捣碎一些玉米面、豆饼渣、稻草等饵料,并用水混合。该混合饵料会使泥鳅迅速适应池塘环境,容易获取食物。
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怎样养殖泥鳅
一是底肥饲养法。在养鳅池底将有机粪肥、稻草相间铺放,厚约30厘米,按每平方米撒生石灰150克后再铺上10厘米肥泥,注水1周后可放养泥鳅。
网箱养殖泥鳅模式 养殖地点应选择避风向阳的湖泊、水库边浅水处或活水池塘内,水质良好,且无工业污染,网箱的规格可大可小,小的面积为12m2,大的为20---40m2,一般以10--20m2为宜。
泥鳅养殖方法是建池塘、进行消毒、放养泥鳅苗、投喂饵料、补施有机肥。
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怎么养殖泥鳅最经济?
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水质管理: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定期用微生物制剂来改善池塘水的质量,也可以在整个池塘内用漂***或生石灰泼洒,这样可以有效预防鱼病。及时清理池中泥鳅的敌害,如小老鼠、水蛇等。最适宜的水温为22~28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生长速度最快。
泥鳅怎么养殖
1、泥鳅养殖方法是建池塘、进行消毒、放养泥鳅苗、投喂饵料、补施有机肥。
2、水质管理,饲养泥鳅时,需要每隔五到十天换一次水,因为泥鳅身上的粘液较多,容易污染水质,所以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卫生,尤其在夏季高温时节,要间隔三天换一次水,且水质最好使用静置一到两天后的自来水。
3、泥鳅的饲养方法是修建池塘、入塘前的处理、苗种放养、饲喂方法、日常管理。修建池塘 泥鳅养殖可寻找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
4、选择场所 养殖泥鳅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一般泥鳅生长在淤泥中,所以在养殖泥鳅时可以使用废弃的鱼池或者虾池,同时在选择养殖场所时也需要注意,不能选择周围有污染源的场所,以免在养殖泥鳅时出现泥鳅中毒死亡的现象。
东北泥鳅养殖
亲,在东北养殖泥鳅鱼首先要选对品种,体型大生长快的是首选。其次要建立大棚保温,长期低温不利于泥鳅的生长,冬季甚至会导致其大量死亡,所以一定要注意温度。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而东北的温度气候同样可以满足泥鳅的生长需求,所以东北可以养殖泥鳅。
养泥鳅的注意事项:在养泥鳅的时候选择向阳、进排水方便、含腐殖质适中的黏质土壤建池塘,面积为30-100平方米。
饲养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
只要有野生泥鳅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泥鳅人工养殖。所以东北也可以养殖泥鳅。东北冬季的气温可能比较底,只要你要冰冻之前尽量加深养殖池的水高,应该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