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商农产品责任保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电商农产品责任保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保险?
谢谢邀请!农产品价格保险是针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这一现实状况所推出的具有针对性的一个保险品种,2011年上海市农委和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蔬菜价格指数保险,2012年北京市农委和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开展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截至2016年末,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地区已扩展至31个省份,试点品种包括生猪、蔬菜、粮食作物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共4大类50种,保费收入突破1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54.81亿元。
具体操作方法是***通过保险公司来进行保险的出售和具体理赔,规定一个目标价格,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予赔付,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则达到理赔标准,根据农户当时所购买的保险标准来进行赔付。所以农产品价格保险政策目的仍然是在于维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但是它与最低收购价等目标价格政策有一定区别。
农产品价格保险与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不同的地方在于更加市场化,通过保险公司来进行操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于农产品市场的干预程度。另外,也更容易规避国际规则,我国是WTO成员国,对于农产品的补贴受限于WTO规则,粮食直补和目标价格政策都属于对会对市场造成扭曲的政策,被归属于黄箱政策,而农产品价格保险政策则依然是绿箱政策,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农产品价格保险政策会是未来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转变方向。
对农产品装个“价格保险”,难道就真的“保险”了吗?其实农产品的价格保险的“坑农”***还少吗?不要让农产品在失去价格的时候,再雪上加霜了,不要让价格保险成为保险的附加压力 。
我们来回顾一下几年前的这些坑农***吧:全国各地都经历过类似于养殖、种殖类的“保本回收”的致富项目吧,这些坑农***让多少农民倾家荡产?重灾区是湖南、湖北、内蒙古、东北三省,这些地方的农民是不是忘记了当年的某些农村致富项目的坑?保底价格回收被骗的痛?结果呢?
就在去年,内蒙某地就出现过:某地农民种植胡萝卜,上海某地的商人达成“保价”回收,结果呢,到了入秋还没有来收,最后烂在地里,因为收胡萝卜的人工费都出不起了,当地市场价格极低,为什么呢?农民不要再轻意相信什么“保价”特别是变相销售种子、致富类项目和预售模式,还有很多人为了拿“保本价”把交农作物,结果钱一年半载的收不回来,一方面钱要不回来,另一面还要借贷为下一年做投资,这种现象一旦出现,一个家庭三年内无法恢复元气。
我们精准扶贫不是给农民装“保本保险”去了,是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农村人一套致富而有效的方法,为什么最近三农合伙人的自媒体平台这么受当地的欢迎,因为三农合伙人可以直接利用自媒体平台卖产品,直接能赚钱。我们搞了三年的农村电商培训,真心的想对所有人说:你试试去让农村的大爷大娘们学学农村电商?这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这笔扶植培训资金去了哪里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每参加的人都供饭给费用吧,为什么你们来学习了,还要给我们钱?这钱哪里了,这些农村人是去学习去了吗?内蒙贫穷村一天的打工才赚80元,还不供饭,你们这可好,供饭学习,坐一坐一天就赚80-150元,谁不愿意来呀,但你们是来学农村电商的吗?
农产品滞销核心三个问题:1、农村的产业结构要调整;谁调整?央企改革模式一直在流行,但农村产业改革谁来?人才为什么落不下去?是村长牛还是营销人才稀缺?2、农村人自我的造血能力,自我救自已的能力,农村人除了一脑袋往城市里跑,去出苦力打工外,还有什么思维吗?3、农村电商的教育、培训、扶植是形式重要还是实际更重要?在这三个问题上,我个人是支持今日头条的,因为人家必定做到了:一村一明星,一村一产业的模式,让企业平台干了当地主导的事,谁脸红,还谈“农产品保价保险”?这段我不想多写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商农产品责任保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电商农产品责任保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