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产品电商化不普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产品电商化不普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村电子商务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发展起来?
农村电商在全国大面积普及的同时,已经开始触碰到了一些发展瓶颈,农村电子商务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发展起来?分析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商成本较高
首先,产品的包装成本逐渐上升,用于销售沙棘汁的纸箱由原来2.4元上涨至2.95元,涨幅22.9%;泡沫盒由1.6元上涨至3.8元,涨幅137.5%。大部分产品运费占其销售收入的10%左右,包装费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其次,物流成本也不容小觑,大部分的农村电商企业通过韵达、圆通、顺丰等快递公司运送产品,但是,近几年快递费用逐年上涨,涨幅高达22.2%。除此之外,广告费用也较高。因此,企业在扣除包装、物流、宣传等费用后,盈利较少。
农村电商人才匮乏
根据调查,目前,农村电商企业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薪资待遇以及社会认可度较低,而大学生更愿意去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导致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个体户占比较低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民对于电商知识仍然相对匮乏,他们知道“网上购物”甚至对网上销售很感兴趣,但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具体流程、操作步骤等详细过程却一知半解、无法操作。
本题由头条号《田园创意》回答,相关话题可以关注《田园创意》加强交流。
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农村农民农业,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回农村自主创业,以自己的家乡甚至邻村周边为站点,以电子商务为平台,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推广自己家乡的农业产品,在网上形成一定的农贸市场,解决农民种植的农产品销路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广义的农村电子商务还包括特色旅游推广,特设经济介绍,数字农家乐宣传,招商引资搭建等等。具体的来说,电子商务并不是一点成效都没有,而是中国的农村数量比较庞大,并不能面面俱到,电子商务能发展起来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农业生产比较集中的,农产品比较丰富的,区域特色比较明显的,甚至是具备投资建厂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资金建设和人才培训方面才会有更多的投入,而像农产业比较零散的,区域特色不明显的地方,投入方面自然就少了,再加上这些创业中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如果没有专门甚至长期的培训,那他们是很难打开销路甚至形成系统的产业链,运输系统不完善,销路打不开,自然而然就容易夭折了。
农村电子商务究竟是什么原因没有发展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消费人群
说到农村,大家都会想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如今年轻人大多外出工作,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你凭什么说服他们放弃村里的小卖部,超市,农资农贸市场,转而到你的村淘买东西?
现在50岁以下的基本在外面打工,50岁以上的,有能力种地、有一定收入的这样一群人是目前农村消费的主力,但是这部分人是不是超级节约?是不是衣服穿到不能穿了才换?东西用到不能用了才丢?买东西都要砍价的,不砍价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这样的人的钱有那么好赚么?
另外,包括小孩在内,家里需要东西了是不是年轻一代代买的?你如果硬拉着小孩去你的店里,他爷爷不把你当成人贩子才怪。
第二,消费习惯
农村人习惯了即用即买,油盐酱醋什么的,如果没了,跑一趟小卖铺基本能购齐了,大件日用品或者农资用品,跑一趟县城什么就都齐整了。今天你却来跟他说,大爷,我帮你在淘宝上买东西,你把你将来需要的东西都告诉我,他估计会甩你一句滚犊子。
再者,淘宝购物送到村里大概需要一周,你觉得他们收到包裹的时候会和你一样兴奋吗?等快递对于他们来说,估计是一种煎熬,如果说买回来的东西出现了质量问题,纵使能退换货,但是他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去网购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这是一种踏实,这也是淘宝给不了村民们的,所以说想改变村民们的消费习惯,村淘这些农村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物流和售后
我们这几年也在做农村电商,体会深刻,感受颇多。
“电商下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把触角延伸至农村市场,各级***也纷纷重视,各方面都在加大投入。
虽然说农村电商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坦率、客观地说,整体效果差强人意。
目前农村电商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最明显的现象是:
一方面,是城市里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优质农产品备受青睐,市场售价较高;
而另一方面,是农产品普遍销售困难,农户们忙于找销路,产品积压、滞销现象比较严重。
线下传统购买的踏实感,网购平台也给不了。
还有一个就是物流的问题,农村购物至少五天以上才能收到,甚至很多的还要到镇上自己去取,甚至还得付费2~4元不等
比如,我晚上没有油盐炒菜了了,你下午就能寄过来给我吗?
农村的电子商务在实际的运作上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瓶颈的。
农产品电商现状及前景?
农产品电商的现状及前景如下:
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进口额49.8亿美元、同比增18%,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中占比37.4%,在农产品进口额中占比3.3%。2020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农产品进口额2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2%(本文数据来源为海关最新数据,更新至2020年7月)。
为什么农村电商前景很大却难以实施?
1.农村散户居多,产品,质量都不统一,没有形成规模化。集中农民统一种植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农村网络覆盖率不高,类似于教育和医疗***的匮乏。农村基础网络建设投入成本较高,导致农村网络覆盖率低。也阻碍了农民对互联网的认知。
3.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就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没完成,很多农村的交通都是问题。交通的不完善也导致了运输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产品质量下降。
4.没有电商主体,即使开展培训转化率也很低,农村几乎没有年轻人口,外出打工居多,留守老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留不下年轻人,也留不住电商。
5.农民对网络的应用能力较低,由于出生环境导致眼界和学习能力有限。许多老一辈的农民用手机拼音打字都非常困难,几乎都是用手写输入。注册账号可能都是一道门槛,更别说网购了。
6.农村购物习惯难以改变,小卖部和集市是农民购物的两大渠道,大件家电会选择进城购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思维根深蒂固。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但由于农村工作、教育、医疗都较差,年轻人又只能出去打工。这是一个矛与盾的故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产品电商化不普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产品电商化不普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