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技术对玉米种植的影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种植技术对玉米种植的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黑龙江省有些农技部门推广玉米二比空种植技术,增产效果如何?
这绝对是个好用的新技术,但是我们这没有用的,推广起来非常困难,我十几年前就用此方法种红小豆。
我用这个方法种红小豆已经有十几年了。那时还没有听说过这项技术,也是我在种红小豆过程中摸索的经验,我今年还打算把这种方法录成视频来推广呢。
我深知推广的难度有多大,因我曾告诉过我的邻居亲友们,他们都不乐意来***用。一是怕麻烦,他们已经习惯了原先的种植模式,不愿意改变。二是可能我人微言轻吧!我领他们亲自到地里看,言传身教,实际地里比较,他们也承认这种植方法先进,能增加产量。可他们说,方法不错,改变有点麻烦了,还得调机器,就是增加点的产量,那敢我多种几亩地,产量就补回来了,反正我们这儿也不缺地。
看到了吧!要人们改变习惯,还真一件是不容易的事。希望***有此力度吧!
所谓的二比空玉米种植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比常规种植玉米三垄少播一垄,比如我们播种玉米是三条腿的耕耧,从地块左边开播,右边的耕耧腿仓眼堵住空播,这样上来就是二比空玉米种植方法,玉米两行双株近靠,把三垄的玉米播量集中在两垄上很简单的。
我们老家农民稀罕土地,以往都是常规的三条腿耕耧都下种,常规密植有好处也有弊端,比如玉米行间窄,比较难通风透光,不但玉米地的光能利用率低,也容易出现玉米倒伏现象。二比空玉米种植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玉米行间通风透光问题,玉米产量不但不会减低,还能增产20%以上。
但是二比空玉米种植技术也有条件的,一是玉米播种数量不能少于常规播种法,还要在常规播种的基础上增加玉米种子1到2成的苗数,二是玉米播种缩小株距,合理密植,三是玉米田施肥要等于或者稍微高于常规播种的施肥量,四是选用优质的早熟玉米品种,***籽粒均匀,五是耕地耕层深厚,土壤肥沃。
二比空玉米种植技术在黑龙江玉米主产区应该已经很成熟了,网上有各种二比空玉米种植技术的文献资料。其中玉米***的选择至关重要,玉米***的纯净度要高,不能有碎粒,所以开播前要对玉米***进行精选,保证纯净度和发芽率都在90%以上。合理密植玉米是保证高产的基础,播种早熟玉米品种,要在地温稳定在6℃以上适时抢播,播种后覆土,保证每亩玉米***播量达到3400株左右,播种后及时镇压。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二比空玉米种植技术,对施肥也有较高的要求,其中有机肥在翻耕土地的时候一次性施入2000公斤以上,化肥每亩的用量,尿素13公斤,磷酸二铵16公斤,硫酸钾20公斤。二比空玉米种植技术要求田块土层深松,翻耕深度在20公分以上,及时起垄并镇压。
玉米播种后对田间的管理,及时查漏补缺,出苗后发现缺苗,要用预备种苗补种,或者有密植多余苗可浇水移栽,在玉米3片叶时定苗,对玉米地病虫害的防治,玉米主要有粘虫、玉米螟,粘虫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玉米螟防治用BT乳剂,心叶末期兑水喷雾。
总之,玉米二比空种植技术,在不减少玉米亩播量的条件下,增加了边际效应,提高了玉米地的光和利用率,对玉米增产效果明显,比常规播种可增产20%以上,同时玉米空杆率和秃尖率也大大降低,据实地调查,农民投入的农资开支也节省不少。
玉米二比空栽培技术即“双株紧靠”栽培,是玉米栽培技术上的重大革新,其不仅能解决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而且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密植进行增产。杨克强[2]研究指出:玉米二比空栽培比传统栽培空秆率、秃尖率分别降低85%、25%,且穗型整齐,小穗较少,不易发生倒伏。该技术使空垄的边际效应得以发挥,田间通风透光量得以增加,玉米产量和品质得到改善,是符合当前高产、耐密型玉米的栽培新模式。省、市农委针对当前玉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分别结合各区域特征提出了应对气象变化下的玉米栽培模式,该文重点对二比空栽培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和优势进行分析,以为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大棚玉米种植技术?
1选择良种:玉米种应选择抗病性强、高产、抗倒伏品种,如“裕丰303”“登海3466”“华农866”等。
2施肥整地: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整地施肥,按照每667m2地表撒施N、P、K(17、7、18)含量缓控释复合肥75kg,然后用旋耕机深耕一遍,将肥土充分混合均匀,整平畦面备播。
3播种方式及密度:***用玉米精播机播种,株间距为16cm,行距为50~60cm,播深4~6cm,每667m2播种3800~4400株,并喷施330g/L施田补100mL封地,抑制杂草***生长。按地长每垄玉米铺设一条新滴灌毛细管带,毛细管带要铺平拉紧。
4田间管理:为保证出苗率,播种后若墒情不足要滴灌浇水,玉米出苗后要拔除弱、病株,减少养分消耗和病害传播;大喇叭口至抽穗期间需水量较大,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滴灌浇水,并结合滴灌浇水追施攻穗肥两次,每次667m2冲施高钾型水溶肥5kg,如遇强降雨要及时防涝排水;化控防倒,当玉米具6~11叶时,每667m2用控旺剂一套,兑水15~20kg均匀喷于上部叶片,能够起到矮化植株高度、抗旱、抗倒伏、增产的效果。
5病虫害防治:玉米抽穗后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黏虫、玉米螟、蚜虫等。在玉米抽穗前后,用杀菌剂百菌清、吡唑醚菌酯、粉锈宁和杀虫剂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混合交替喷施2~3遍,可有效防治病虫害,确保玉米增产增收。
6适期收获:为确保丰产丰收,待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即8月中旬收获。
1、育苗、早播
大约在2月中旬就可进行播种,种植的苗床环境要干燥,如果潮湿将会面临烂根的结果,对于苗床要用营养土,适少量的钙镁磷肥,之后盖上地膜,等出苗之后,掀去地膜,在移栽苗植前七天进行通风炼苗。
2、整地作畦
大棚内套地膜覆盖栽培,之后施上农家肥和含有碳铵、氯化钾的化肥,之后把畦面整平,在这里提醒一点,在盖地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因此,在翻松土壤之后,就可以马上整地盖地膜,盖地膜之前可以在附近喷上一些除草剂进行除草。
3、种植密植
在移栽苗植通风炼苗后进行种植,在种植时玉米的行距之间应该有所空格,因为如果种植过密,将会影响果穗外观,增加小穗,因此可以***用大小行栽培,在种植之后,要浇足定根水,水里可以加辛硫磷15ml,钙镁磷肥适量,就不要用其他肥料了。
4、田间管理
等玉米苗到生长中期时,要把下面的分蘖摘除,拔节后期开始施尿素20kg、复合肥10kg,玉米在长穗后期会出现吐丝情况,因此每株玉米都要留下顶部的一穗,对于下面的穗则可以摘除,一般情况下,授粉结束后摘除顶部雄穗,可以降低植株高度,增加通风透光。在此期间还要注意病虫害,可以使用毒性低的农药进行喷砂,这样可以有效的防好玉米螟。
5、及时采收
牛奶水果玉米种植技术?
一)土壤选择种植普通玉米的地均可栽培,也可与小麦、油菜等间作套种,土壤要求较肥沃,排灌方便。
(二)施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碳铵或尿素20千克作为基肥,在拔节和开花前及时追肥。
(三)播种育苗超甜玉米因其品种的遗传基因,发芽率只有70%,为保证全苗,最好***用营养土块或营养钵育苗,2~3片叶时移栽。亩用种量为:直播2千克,育苗1千克。亩保苗3500株左右,株距20~30厘米,行距75-100厘米。播种时期:四川盆地大约在4月上旬,春栽5厘米地温1l℃时,可露地直播或移栽;夏、秋栽5月~7月上旬播种,其他地区按当地种植季节安排播种。
(四)隔离为保证超甜玉米的特性,既不能与普通玉米混种,又要与种植其他品种玉米的土地距离1000米,也可错开播种期,使开花期不遇,以达到隔离目的。播期错开时间春播40天,夏秋播20天。
(五)管理该品种比较特殊,分枝较多,应选留最健壮的一个侧枝结玉米棒,其余的全部清除。在开花期应人工***授粉,方法是摇动玉米植,株相互碰撞,有花粉落下即可。施肥后或遇天早时需及时浇水,尤其开花前半个月,要保持土壤湿润。
1、选种及选地
选种时,建议选取出苗率高、抗逆性好、抗病性好、品质高产的品种,同理在***的选择性上,也要以优质作为标准。选地时,则宜选择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疏松透气的壤土或砂壤土田块种植。
2、整地播种
播种前浇好底墒水,然后进行精细整地,做到地面平而细,残茬不外露,无土块突起,以利***顺利出苗。播种方法一般***用地膜覆盖种植,按一垄种2行,株距35-40公分,每亩留苗3500-4000株,机械播种的话,每穴播种3-4粒,播种深4-5公分。
3、科学施肥
施肥时要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提倡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中等肥力的田块化肥总用量控制在纯氮12kg、磷5kg左右,追肥要求尽量深施。
4、中耕除草
中耕锄草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笫一次在4-5片叶时进行浅中耕,一般3公分左右。7-8片叶时深中耕,一般10公分左右,拔节以后再浅中耕一次并配合培土,以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5、适时***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技术对玉米种植的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技术对玉米种植的影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