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蛋鸡养殖致富经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蛋鸡养殖致富经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蛋鸡养殖如何在微利时代下赚钱?
在保证生长周期确保蛋鸡品质的前提,加强高蛋白饲料的配比(包括动物饲料和植物饲料)。
蚯蚓的养殖方式如下:接地面放入框架,可木铁质均可,底层堆1/3的泥土,含砂性较好,中层堆放牛粪猪粪类丶上面盖稻草,上层再盖土,把蚯蚓种放入中上层土里。最后洒水(可洗米水),盖上薄膜。此方式可堆一或多层。
白蚁的养殖方式:框架或洞穴里层堆土,中层放松针+稻草,上层盖土,洒上洗米水,最后盖薄膜。
黄粉虫的养殖:框内放土,中层放猪粪,上层盖薄土,洒上洗米水+白糖+少量面粉水,盖膜发酵两天揭膜。//////同时,注意鸡舍通风,提高温度。最后每只母鸡补充安胎丸或十全大补丸,补充维生素复合剂,缩短母鸡抱窝周期,增长下蛋时间。
总之,要提高鸡蛋单粒重,增加蛋白饲料,同时补充能量缩短抱窝周期,增长下蛋时间为首选。
最后,母鸡完成下蛋使命,如何让它在市场价值升值的问题有待商榷。
一 订单养殖
作为蛋鸡养殖户,自己养鸡卖蛋存在赔钱风险,还是和公司合作,按照合同进行订单养殖,旱涝保收,都是赚钱。现在比较不稳定的情况下,和公司合作,做订单养殖,还是比较稳定的做法。这样的做法,赚钱是比较平稳了,风险不大了,但是也失去了蛋价高峰期的高收入机会。
二 订单销售
自己养鸡,卖鸡蛋,这样的养殖户居多数,卖蛋价格按照市场价格走。但是,有些需求如果开发得当,是能够做订单销售的。参考市场价格,和养殖成本,制定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和需求方达成一个稳定的供货关系。这样就安全避开了蛋周期的价格波动。
三 开店直销
鲜鸡蛋的零售价和蛋鸡养殖户的卖蛋价,这中间还是有不少差额。这差额就是利润,目前的鸡蛋流通模式中,相当一部分利润被流通环节占有。如果蛋鸡养殖户,能够直接销售,那么久省去了不少中间环节,自然这中间的利润,就归了养殖户所有。比如在菜市场或者农贸市场开店直销。
当然,开店和运输也都需要成本,所以,这个方法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考虑。
四 直供终端
如果自己开店需要成本较大,那么可以考虑自己给周边的鲜鸡蛋零售商送货。这样的话,也能购提高利润率。这个方法,就是周边的量太小,或者养殖基地远离居民区,就很难执行。
五 直供用户
从事蛋鸡养殖无论是大公司还是散养户,大家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利润。但最终的利润却相差很大,这就是所谓的同行不同利。那么怎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呢?
1.择优质鸡苗很重要。一般大企业鸡苗质量比较稳定,产蛋性能好且高峰时间长。
2.要使用优质饲料。料虽贵,但料肉比和料蛋比明显好于低价料。
3.水质是重中之重。水质的好坏对一只鸡的利润有7到8元的利润差。鸡肠道的好坏决定了产蛋率和高峰时间及鸡的抗体水平。
4.饲料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大则鸡甩料多造成浪费,小则粉尘多鸡宜患呼吸道疾病。
5.防疫不能马虎。做好疫苗,保证鸡有高的抗体水平,自身抵抗力强。
6.掌握适当的卖蛋时机。涨价时适当压蛋。
7.关注原料价格行情变化。豆粕低价时可适当订货。关注行情变化,选择时机,适当压玉米豆粕等原料。
想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成本,还有就是销售收入。
蛋鸡的养殖成本主要是饲料、鸡雏、鸡舍折旧、水电费、防疫、人工等等,其实我们可以发现除了饲料陈本外,其他成本相对固定,而且饲料成本也是占绝对的大头。而饲料的话主要是玉米+浓缩料、玉米+豆粕+预混料或全价料。我们很好看出玉米、豆粕的价格对养殖成本影响最大。而销售收入方面主要就是鸡蛋价格及产量,产量主要和养殖技术以及存栏有关,这一块基本没什么变化空间,剩下的就是鸡蛋价格了。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想要获得较高利润有两个方法:降低玉米和豆粕的购买价格,以及提高鸡蛋的销售价格。
而根据养殖以及鸡蛋的保存特点,我们知道想要卖出和当前时点不一样的价格那么只能是提前将价格定下来,而期货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以17年5月的情况看:全国鸡蛋均价在5月份的时候最低达到2元/斤左右,养殖户因此亏损严重。但我们看期货1705合约,在整个合约运行的16年6月至17年5月这12个月里面有5个多月的时间合约价格都是在3300元/500千克以上运行,核算成鸡蛋价格就是3.3元/斤,如果养殖户可以在这段时间在期货上面提前将17年5月的鸡蛋卖掉,那么到了5月份的时候养殖户完全可以将在期货上卖掉的鸡蛋用来交割。这样的话17年上半年就不会亏这么多了。
而玉米和豆粕也是一样,可以在期货中选择认为合适的低点买进。那样就可以将未来的饲料成本控制住。
但期货是高风险的金融工具,需要相对高的知识储备及相关技能,所以不建议养殖户自己操作,可以寻求专业机构来处理。这样可以提前锁定养殖利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蛋鸡养殖致富经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蛋鸡养殖致富经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