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型农村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型农村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雷竹是食、材两用竹,栽植技术要点有哪些?市场前景如何?
- 农村大面积种植杭茄都有哪些技术?
- 在农村种植羊肚菌,技术操作难吗,在哪能学到这种种植技术?
- 农村山区承包山地养殖(放养鸡)首先需要什么技术,要注意什么?
雷竹是食、材两用竹,栽植技术要点有哪些?市场前景如何?
雷竹,曾经是我自己考察很久的一个特种种植项目,但最后没有付之行动,并不是说雷竹这个种植项目不好,而仅仅是因为当初考虑其他的因素,所以没有下决心去做。不过,若要说雷竹种植,就要说说雷竹的发展。
雷竹最早出现在江浙一带,听说最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有人开始种植。雷竹由此名,听说是因为此竹笋一般在第一声春雷来到,就冒头了。可以说,是最早长笋的一种竹子了。那么出笋早,也就表明这种竹笋上市早,上市早了,自然价格就会很好。
事实上,在我准备种植雷竹的2015年,当年雷竹笋在我们宜昌当地的价格达到了每斤15-20元。这个价格还是地头价,而贩子出货达到了每斤20-25元。这个价格在当时是非常诱人的。原因就是雷竹上市早,且雷竹笋的品相非常的好,做出的菜品,也是好看又好吃。相比较我们当地的本地竹笋来说,雷竹要早20-35天左右,也就是说雷竹上市大半个月,其他竹笋才能够陆陆续续的上市。不过,随着这些年雷竹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价格也有下滑。今年的雷竹价格就比较低,在8-10元一斤左右,但还不太好销售。
在我们当地雷竹最开始种植也是江浙人引进过来的,种植年限不久,差不多在2008-2009年左右,而雷竹行情好,却是到了2014-2015年左右。也正是因为那几年行情非常好,所以当地也兴起了种植雷竹的热潮。
在我们当地,雷竹种植的时间一般在下半年,原因是很多雷竹种植户,为了上半年收获一批笋子销售,基本上,上半年是不卖竹苗的,所以要想买苗种植,都是在下半年10月份左右。我们当地种植雷竹多利用一些不耕种的荒地,或者河滩地等。
我们在挖取雷竹苗的时候,一般要注意竹根必须带两个新根芽,这个有利于竹子快速缓苗,提高成活率,并且所挖的种竹一般是2年左右的竹子。太早的竹子,竹竿不够硬,不利于运输,成活率差,而太老的竹子,根系萌发能力太弱,成活率差,后期竹笋产量也低。
因为竹子的生命力比较旺,所以很多种植竹子底肥都不用。不过,为了后期竹子能够快速出笋,还是施用底肥好。一般我们当地都是施用腐熟的栏粪作为底肥,待竹子成活以后,在追施肥。种植雷竹的行距和株距,可以在1.5米左右,每亩栽种500-600株。这里要注意的是,好的土地,雷竹生长快,出笋快。这样就可以很早的获得收益。
虽然我上面说了很多,但是雷竹种植也还是有风险的,特别是现在雷竹种植面积比较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过,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雷竹种植比种植传统农作物要强一些。
农村大面积种植杭茄都有哪些技术?
导读: 茄子,在农村是非常常见的,一般家里有院子的都喜欢种上几棵,待茄子成熟的时候,这几棵结出的果实就够吃好久。
茄子,在农村是非常常见的,一般家里有院子的都喜欢种上几棵,待茄子成熟的时候,这几棵结出的果实就够吃好久。别看院子里种植茄子很容易,但是要大面积的种植茄子,还是要讲究种植技术的。下面惠农网小编就和您讲讲茄子种植技术要点。
***是茄子种植的基础,选择优质的***可以让后续的茄子种植更加容易管理。所以我们在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颗粒是否饱满,有没有虫子叮咬的痕迹。***质量好,后语的出苗会很快,***质量不好的话,后续出芽率会比较低,且出苗不整齐,所以我们要慎重的挑选好***。
2、种植密度合适
茄子如果种植太稀,茄子虽然长得大,但产量却比较低。而种植太稠,产量可能不错,但质量很难保障。所以我们在种植茄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密度。那么,什么算是合理的种植密度呢?通常,定植期间,茄子苗与苗之间的距离不能低于30厘米,行距不低于60厘米。
茄子是属于喜光的作物,所以在***出芽以后,光照一定要充足供应,如果光照不足,很可能导致幼苗不长,叶子发生卷曲。所以在***出芽阶段,如遇连续阴雨天,可进行人工补光。
茄子虽然喜光,但是种植温度却是不能太高的,因为一旦种植温度过高,茄子幼苗儿就容易出现旺长的情况。
4、及时补充叶面肥
品种特性:属早熟的杂交一代品种。生长势旺,根系发达,株型直立紧凑,株高70厘米左右。熟性早。结果集中,果形长直,果长30~35厘米,果径2.2~2.5厘米,单果重70~80克。果皮紫红色,光泽好,果肉洁白而糯嫩,口感好,商品性符合浙江消费习惯。耐低温、高湿,抗病性强。结果性好,产量高,一般亩产3500公斤以上,比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该品种适宜早春保护地栽培,春季露地等各种模式栽培。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及时定苗,当秧苗有2~3张真叶时,选晴天进行***植,***植后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以促发新根。合理密植,亩栽2000~2400 株,栽培管理上要勤打叶,打去老叶、病叶以及相互遮荫的叶子,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该品种生长势强,需肥量大,栽培上要深施、重施基肥。多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生长盛期加强肥水管理,采收期每周至少灌水1 次,每***收2~3 次,需追肥一次。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在农村种植羊肚菌,技术操作难吗,在哪能学到这种种植技术?
羊肚菌的生长环境:羊肚菌的生长环境相对比较特殊,羊肚菌在火烧过的地块生长的非常多,羊肚生长的土壤需要是碱性的,另外在杨树林、果园等地方生长。对温度的需求比较严苛,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对光照要求不高,比较耐阴。另外生长环境的湿度要求比较高。
具体种植:首先种植户需要购买正规渠道的有保障的菌种,这样才能够种出高品质的羊肚菌。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进行合理的安排。一般华北地区种植时间一般在9月份开始。栽培的营养袋原料一般选择木屑、玉米芯、豆壳、麸皮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然后进行拌料,之后进行发酵处理,发酵时间在20T天左右。之后进行装袋,消毒处理,接着进行接种。接种之后在培养房培养三十天左右,即可进行栽培。
播种前十天左右需对种植大棚内的土壤进行灌水、消毒。然后进行营养袋的摆放,一般每平方米可以摆放三到四个营养袋。保障大棚内的温度在15度到20度左右,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在90%左右,一般三周到四周时间羊肚菌就能够进行***收了。
羊肚菌又名羊肚菜、羊蘑、羊肚蘑,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真菌学分类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
我国[_a***_]羊肚菌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因其营养和药用价值比较高,所以市场需求量比较大。过去羊肚菌全靠野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已实现人工栽培,以缓解市场需求。
目前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为了更好的推广羊肚菌,在这里将详细的为大家分享有关羊肚菌的种植技术
选地及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透气良好、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可用充分腐熟的牛羊粪秸秆等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腐殖质的含量。
整地时首先清理大棚内杂草,亩施生石灰40-50Kg用于杀灭土壤中的杂菌以及害虫,注意调节PH至到中性或偏碱性。旋耕后作的高畦畦面款100cm、沟宽30cm,畦面开两条种植沟,种植沟距离50cm,沟深6-10cm,然后沟内浇透水。
一、播种
北方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播种前用75%的遮阳网遮阳,购买优质菌种(菌种瓶内壁有***的异核菌核、菌丝分布均匀)亩播种量140Kg,用筷子或竹签把菌种从菌种瓶中掏出搅拌均匀,然后均匀的撒到种植沟内并覆土,覆土深度为5cm左右。在畦沟内浇水或者用雾化喷淋喷施,使土壤相对湿度达到50%-70%,在畦面铺设地膜达到保湿的效果。注意观察土壤湿度,及时浇水。
二、菌丝生长
羊肚菌的菌丝在5-25摄氏度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15-18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或者高于25摄氏度会造成羊肚菌的减产甚至全部死亡,播种7-20天后羊肚菌的菌丝会长满畦面、会形成大量的菌霜,这时开始放置营养袋、每亩放置140KG左右。用刀片将营养袋划开,口向下放在长满菌丝的畦面上。在11月初上冻前浇一次透水安全越冬
一、羊肚菌种植方法
目前,羊肚菌应用最广泛的种植方法是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种种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进行良好的淹水保湿,雨水可以沿地膜向沟内流动,即使降雨天气持续很长时间,也不会破坏边界上的菌丝。此外,它还能有效地避免强光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土壤的保温,这对羊肚菌的生长非常有利。
二、羊肚菌种植要点
1.种植条件。羊肚菌种植较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条件恶劣。首先,它对土壤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种植,土壤pH值约为6.5-7.5。此外,在种植期间,要保持足够的外来气体,所以通风要求也要做好,另外,在温湿度条件下,其生长高峰期是春秋,适宜生长温度在20度左右,湿度在70%左右。最后,羊肚菌的发育不需要任何光,强光可能影响菌丝的正常生产,因此也有必要为其提供弱光环境。
飞龙大棚保温被厂家精彩分享
2.栽培配方:木屑75%,面筋20%,磷肥1%,石膏1%,腐殖质3%,益福源蘑菇生态珍品1%。
3.熟料脱袋培养,调整配方后,按1/1.3的比例与水混合,再用专用塑料袋发酵20天左右,每袋500克左右。装料后高温灭菌,接种菌丝,通常***用两端接种的方法,然后在22度-25度的培养室中培养1个月,装满袋后可培养菌
4.培育子实体。一般来说,在***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为羊肚菌提供适宜的温室栽培环境的前提下,可在一个月左右培育出果实。
羊肚菌属于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贵食用品种,在各地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不过种植的农民很少,市场产量并是那么的高。羊肚菌应用最广泛的种植方法是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样的栽培模式能够有效地防止强光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土壤的保温,对羊肚菌的生长非常有利。
羊肚菌种植较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条件恶劣,对土壤有很高的要求。农民种植羊肚菌存在很多问题,不否认部分农民种植羊肚菌高产的存在,但是更多的农民因技术不到位或其他原因赔的“血本无归”。
种植羊肚菌人工栽培虽并不难,不过毕竟时间不长,出菇也不稳定、产量低和重现性差等等问题困扰着种植羊肚菌的农民,其中技术不成熟,栽培难度也超过了农民以往种植农作物。
农民种植羊肚菌能够赚钱,不过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和暴利。当地种植羊肚菌的大户说栽培羊肚菌的农民第一年都要交点‘学费’,在掌握一些经验和教训后,再以技术为前提,进行下一年的栽培。
如果您想种植生产羊肚菌应着重考虑,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可以去羊肚菌种植基地多考察考察,毕竟眼见为实,不建议照搬传统食用菌种植模式及原理进行随意更改。种植羊肚菌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高风险稳收益的新兴种植项目,相比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难度要大,风险也高。
以上所述均为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农人顾流芳 ,共同探讨农村创业话题,感谢您的阅读和评论指正!
农村山区承包山地养殖(放养鸡)首先需要什么技术,要注意什么?
【放养土鸡要把好五关】为了回答好题主的问题,我去了一朋友办的跑山鸡养殖场,通过与朋友的交流,要养好鸡真的还不容易,归纳起来要把好以下五道关。
一、养殖选址关。你租用的山地要有一定坡度,最好不大于30%度,这样下雨不积水,坡度大了鸡也不好放养,同时好划定区域便于管理,如果山地长有一定的树木就更好,但树的密度不宜大了,有一定的树木,夏天防晒,下雨天鸡可以栖息,树掉下叶子,可以为放养土鸡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养鸡不容易得病。
二、品种选择关。放养鸡要选择好品种,最好是本地的优良品种,适应性强,肉质好,当地消费者容易接受,为销售打好基础。现在的消费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追求的是品质生活,作为养殖户就要为消费者着想,为他们生产出优质安全的产品这个非常重要,现在市场真正好的产品不愁销,同时,还可以卖个好价钱。
三、疫苗消毒关。饲养过程中最首要也最要的是,给鸡做好疫苗,这是保证养鸡成败的关键,给鸡做疫苗是从小鸡开始,中后期养殖要按要求每天做好消毒和预防工作,这是细节,千万不能大意。
四、圈牧结合关。鸡的生长是有规律的,你要根据山地特点,按照10—20亩的面积拉网,建成小的区域,每一个小区要搭建圈棚等设施,按照每亩50—60只鸡放养,实行圈养与放养结合,添加饲料与觅食结合,用这种方式养殖的鸡肉质好,一定会走俏市场。
五、市场营销关。你养殖什么鸡,一开始就要有市场定位,向什么用户提***品,只有清楚了定位,你才能从产到销形成产业链,既然你想做放养鸡,应该是中高端产品,那你可以思考做品牌,如“***跑山鸡”、“巴山土鸡”、“丛林放养鸡”等,只要你既做好产品,也打响品牌,那么养鸡就一定会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型农村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型农村种植技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