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产品电商的时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产品电商的时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产品电商行业内起步于哪一年?爆发于哪一年?
农产品电商行业起步于最早2008年,但直到2013年才被逐渐发展壮大,根据阿里巴巴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仅阿里平台上,2013年农产品零售卖家为39.40万,2014年该数据为75万,几近翻番。
阿里也曾预计,农产品电商2016年市场容量有望突破1000亿元。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形成期是多少年?
第一阶段:起步期(1998-2004年),以粮食、棉花网上交易为标志。
1998年,郑州商品***集诚现货网(现名“中华粮网”)开始进行网上粮食交易;2002年,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推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并提供资金、物流配送、信息等配套服务。这一时期,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局限于大宗交易,只是现货交易的一种补充。
第二阶段:形成期(2005-2011年),以生鲜农产品网上交易为标志。
2009开始,全国涌现了一大批生鲜电商,改写了人们对农产品电商客体的定义和内容,生鲜农产品电商品牌运营一时成为热点。这一时期,农产品电商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
在流量碎片化时代,如何做好农产品电商?
这个时代,不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很难在商场站稳。就说农产品销售,我感觉只有链接社群,才能扩大销售量。
举个例子,我们小区有个宝妈老家在朝阳,特产大枣,她时常在业主群里发一些采摘大枣,老妈制作蜜制大枣的过程,回来时又带一些大枣给群主和大家吃,一来二去,大家感觉绿色,口感好,总让她往回带,后来就统计好人数,数量,用快递邮寄,再后来……现在她有3个几百人的群,销量如何你去想!前提是产品必须保质保量。
农产品电商是目前国内电商领域最具发展前途的“蓝海”,互联网浪潮席卷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而农产品电商发展与其它行业成长关键要素有所不同,强大的冷链配送体系和稳健专业的供应链体系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两大关键致胜环节。
农产品电商的两大关键致胜环节。不解决“最后一公里”,无冷链不成长
农产品电商的产品需要“全程冷链运输”,从干线冷链到支线冷链、仓储至家等,只有持续的冷链运输才能保证生鲜产品的“新鲜感”,才能保证产品的特色感,消费者才能实现持续的购买。而目前就冷链运输而言,专业化、全程冷链运输远未形成,而且运输成本高。
就全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先行地、集中地—“上海”而言,“从生鲜大仓到区域仓库”已经可以实现“冷链运输”,而从“区域冷库”到消费者家中的过程还无法实现“冷链运输”;如果其中运输的还有日用品、饮料等,“分区温度控制”等还远远无法实现,这也是“目前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噩梦。,、。
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4G网络的遍地互联。时间流量都被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浏览碎片化、生活也在不断的碎片化,感觉一切都被碎片化。以前很多的营销思路,传统的电商销售都已经跟不上时代。农产品电商,一个新兴的市场,如何在碎片化的时代进行突围?
很多人都会说为什么农产品没有很强大的品牌,我相信很多人进入到农业这个亿万级的市场,都是雄心壮志的要打造出知名的品牌。结果大部分都是失败收场,农业农产品和工业品真的是不一样的,要先了解好你的这个农产品是什么特性的,是否适合做电商渠道。
之前我说过“一村一品”这个国家政策和引导方针,是要一村做好一个产品,而不是让你做品牌的,农业做品牌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农产品是食材,代替性很强。很多人在做农产品电商的时候,都是专注在怎么给消费者一定要购买我产品理由。
1、给你的农产品赋予独特的声音,惊艳生动的画面,一个心动的感觉。说白了,就是要给你的农产品一个活灵活现的展示。包括在电商平台(以图片展示),自媒体平台(故事展示)、短视频平台(直播现场展示)这些流量集中却又碎片化的地方。
2、你的农产品是否能够让潜在的消费者一口难忘、不买让人心痒的感觉。传统的讲故事形式不行了,如果产品不够好,制作一次营销,没有下次购买,这是农产品最忌讳的,因为农产品是重复消费品,做的长久的不断消费。
本次只针对线上的,线下的流量暂不讨论。线上碎片化的流量更多的应该是这对手机上的几个APP流量,作为农电批发的,可以尝试一亩田、惠农网这样的平台。如果是带货的,头条下的几个流量平台是非常不错的,头条的小店、抖音的短***流量,还有火山***和西瓜***,这都是积累你农产品展示的平台,让潜在消费者了解你产品的渠道,而直播也是做农产品电商目前非常好重要的流量来源,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给你的消费者互动,展示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产品电商的时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产品电商的时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