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塌菜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塌菜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选择适宜塌菜的栽培季节?
塌菜是安徽省的一种特长蔬菜,属于白菜的一个变种品种,因植株塌在地上被称为塌菜。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塌菜的产量高,口感好,可持续生长。是一种比较优良的蔬菜,也逐渐引入了其余省份。
塌菜的种植方法以育苗移栽为主,在育苗前选择松软深厚、肥力充足的土壤作为育苗床。然后将其中耕深翻,施足底肥,犁平土壤。挖好育苗穴后播种,播种时要全满均匀,控制好播种密度。播种后覆好细土,适当浇水,做好遮阳措施,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只要管理得当大约在3天左右就会出苗,出苗后做好间苗工作,培育健壮幼苗,当幼苗长出6片左右真叶时即可移栽。
2、适时定植
与育苗前一样,在定植前一周左右时就要做好整地工作,及时消毒,提高土壤环境,防止残留除草剂及病菌威胁塌菜的生长。整地与底肥施入一起进行,按照2400kg/亩的规格控制好肥料肥料,底肥可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定植时主要种植密度,不可过密,防止长大后互相遮挡,影响光照吸收,抑制生长。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及时追肥,提高定植成活率。
3、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塌菜种植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管理工作,是保证塌菜正常生长、提高产量的关键。在定植浇足定根水后根据土壤含水量及天气变化适当浇水,促进缓苗。幼苗缓苗后每隔一周追施一次农家肥或者尿素,控制好用量,防止浓度过高,烧坏幼苗。将土壤保持在湿润的状态,促进水分吸收,提高叶片的生长能力。冬季的温度较低,塌菜的生长速度下降,应减少追肥,当春季温度逐渐回升后立即追肥,提高塌菜营养吸收。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塌菜的整个生育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了解塌菜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并且做好预防工作。准备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药剂,避免发生突***况。例如病毒病可使用***A药剂,而且蚜虫也是引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我们还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经常观察塌菜生长情况,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些病害传染速度非常快,处理不及时的话可能会导致全部感染发病。
栽培季节
塌菜在我国南方一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育苗,苗龄25~30天,12月至翌年3月陆续采收上市。
播种育苗
塌菜一般都进行育苗移栽。苗床宜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播种前深翻炕土10~15天,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人畜粪水1000~1500千克作基肥,整细耙平。苗床宜1.5米开厢,沟深25~30厘米。播种要求均匀,适当稀播。播后覆盖1厘米厚的“石谷子”或细土,浇足底水,再盖遮阳网保湿防暴雨,约2~3天后出苗。齐苗后要及时间苗,防止徒长,培育壮苗。当幼苗具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塌菜种植和做法
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7~10天,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人畜粪水2000~2500千克作基肥。一般1.5 米开厢,种植5行,株距25~30厘米。定植后施足定根清粪水,以利成活。
肥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是保证丰产优质的主要环节。定植后据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促进缓苗。缓苗后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清粪水或每667平方米施5~7千克尿素,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叶片生长。冬季地温低,生长慢,应减少追施次数。开春后,及时追施粪水或尿素2~3次,并适当浇水,促进叶片迅速生长。
塌菜又叫塌棵菜,乌塌菜、踏古菜、太古菜,属于冬季主要蔬菜。塌菜原产地分布中国,在南京、上海有大面积栽培。塌菜属于冬季蔬菜,种植时间应在秋季8一9月份,这时候气候温度在20一25度左右,适合塌菜***发芽。塌菜发芽温度在15一30度,生长发留适合15一20度,能耐零下8一10度的低温,温度高于25度以上的会生长良。塌菜比较喜光照,在阴雨,弱光生长,导致茎节伸长,品质下降。塌菜种植以育苗移栽为主,育苗选择松软深厚、肥沃充足的土壤为育苗床。将其中耕深翻,施足底肥,犁平土壤。挖好育苗洞后播种,播种时要均匀,控制播种密度。播完后细土覆盖,适量浇水,遮阳措施,促进***发芽出苗。三天左右就会出苗。塌菜前一周做好整地工作,及时消毒,提高土壤环境,防止残留除草剂及病菌影响塌菜生长。冬季温度低,塌菜生长下降,应减少施肥,春季温度回升应立即加肥,提高塌菜营养吸收。塌菜病虫害防治在生育期非常重要,要做病虫害预防工作。提前准备好防治药剂。塌菜还要做好蚜虫防治,经常观察塌菜生长情况,早发现早预防,因为病害传染非常快,应尽早处理,以免造成大面积损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塌菜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塌菜种植技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