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滴管带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滴管带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麦田滴灌管怎样铺设?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麦田滴灌管l怎样铺设这个问题。我是大强。
以下是我建议的滴灌管铺设办法:
一、水源及首部枢纽位置选择在麦田地块中间、位置较高的地带;泄水井在较低位置。可节省管材、滴水均匀、节省水电费。
二、传输配水管道分为干管、支管和毛管(滴灌管)。各级管道与上级管道成垂直布置。
三、从末级开始,毛管也就是滴灌管铺设与农作物的种植方向平行。它的上级管道支管与农作物种植方向锁垂直。(如有分支管往上,那么上一级支管就与农作物种植方向平行。)主要是要滴灌管与农作物平行。
四、滴灌管需对称分布在支管的两侧。滴灌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决定着支管可以控制的列数,滴灌管长度长,支管间距大,支管的列数就要减少。
五、滴灌管一般选用PVC-U管,应该埋设在冻土层以下,支管选用PE管。
6、干管布置应当与道路、林带、电力线路平行,少穿越障碍、少转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讨论。
我是大强。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滴灌管铺设要求如下:
1.水源及首部枢纽位置一般选择在地块中间、且位置较高的地带。
原因:a.地块划分均匀,可保证压力均衡,滴水均匀。 B.较其它布置方法,可节省大量输配水管材。 c.系统运行时节省电费。d.根据地块实际需要也有例外。
2.灌溉时进水口位置高,确保泄水井位置在较低的位置。
3.一般滴灌系统输配水管道可分为干管、支管、毛管(滴灌带(管))***管道,部分系统设有分支管。各级管道与其上级管道成垂直布置。
4.尽量使支管安装在干管的两侧,支管长度尽量相同,使其对称状布置布置。
5.末级的滴灌管(带)的铺设走向应当与作物的种植方向平行。它的上级管道(分)支管与作物种植方向(滴管带(管)布置方向)锁垂直。(分)支管的上级管道与作物的种植方向平行。
6.在平坡地形条件下,滴管带(管)与其上级管道相垂直。其铺设也对称的铺设在(分)支管的两侧。在均匀坡地地形条件下,毛管在在支(辅)管两侧对称布设并依据毛管水力物性,逆坡向短,顺坡向长。当逆坡向水力物性不佳时,则仅利用顺坡向铺设。
7.毛管的实际铺设长度决定着支管的可以控制的列数,毛管长度长,支管间距大,支管的列数就减少,对降低管网成本造价起一定作用。前提是经过周密的设计,保证铺设长度在滴管带(管)铺设距离范围内。
1.小麦种植时应随播种机铺设滴灌带,将滴灌带浅埋于表土下1~2厘米土中,以增强防风能力。加压滴灌管带铺设是在传统3.6米播种机上改装上进行的,只需增加深埋式滴灌传输装置即可,每0.9米设置一个滴灌传输装置,即一个播幅4行滴灌带。
2.头次灌溉时,劳务使用较多,而后逐次降低。每次灌溉使用2人次。
3.输配水管网通水前,首先检查各级管道上的阀门是否灵活,管道装设的真空表、压力表、排气阀等仪器设备表要经过校验。
4.根据设计轮灌方式,打开相应分干管、支管的进水口阀门,使相应灌水小区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
5.当一个轮灌组灌水接近结束时,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的相应各级阀门,使相应的灌水小区阀门均在开启状态,然后关闭已结束的轮灌组的相应阀门,做到“先开后关”,严禁“先关后开”。
6.灌溉季节结束后,所有分干管必须排水,防止冻裂。由于条田坡降很大,首先打开所有碟阀,然后打开所有分干管尾部排水阀,使管内存水受自然压力排出。 铺设于地表的支管要及时回收,防止在回收和运输过程中损坏管道。存放时,尽量做到按地块,按管道种类分别堆放。
7.小麦滴灌可精确控水、控肥。在施肥前,要先打开出水阀,然后缓慢调节俩阀之间的施肥专用阀开启度,使进出水阀之间增加约0.05MP的压差,将肥带入系统管网中。一个轮灌组施肥结束后,先关进水阀,再关出水阀,最后将罐底阀门打开,放尽存水,以备下一轮灌组施肥。
8.一般应在每个轮灌组运行1/3时间后滴施肥,并在各轮灌组运行结束前半小时停止滴施肥。要注意使罐内的肥料充分溶解,否则易堵塞罐体又影响施肥效果。施肥罐中注入的固体颗粒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地下滴灌技巧就是灌溉进程中,水经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迟缓渗入邻近泥土,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全部作物根层的灌溉技巧。因为灌溉进程中对泥土结构的损坏轻,有利于维持作物根层蓬松通透,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丧失,不仅节水增产效益显然,而且主动化程度高,可大批节俭劳力和能源。在干旱地区,运用这种技巧还能有效地抑制田间杂草。
在设计地下滴灌系统时,其管道水力学和灌程度均性等部分与地表滴灌系统相同。因为这一系统的所有部分都埋置在地表以下,对水质恳求更高,因此,选择好的过滤器十分重要。另外还要在灌溉系统的高点安装进排气阀,以防灌溉断水时产生负压造成滴头堵塞。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可思索使用具备抗负压堵塞功能的滴头。
毛管埋深通常要思索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田间耕作深度,避免因犁翻泥土造成损坏。对免耕作物,可依据泥土和作物根系发育深度等条件判别;二是泥土情况。在透水性较强的轻质泥土中,毛管埋深不宜太大,以防产生深层渗漏;对毛细吸水能力较强的壤质土,则可恰当增长埋深,减少无效的蒸发丧失。若耕层内含有透水较差的粘土夹层时,毛管应埋在夹层以上。另外,因为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如果毛管埋深太大则不利于作物幼苗生长,但埋深太小又会影响作物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综合上述因素,毛管埋深通常在20厘米—70厘米之间最为适宜,果树的最佳毛管埋深通常在40厘米—50厘米,大田作物则为30厘米—40厘米。
毛管间距主要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泥土质地和作物品种,领域通常在0。25米—5。0米之间。对于种植在沙性泥土上或干旱地区的作物,较小的毛管间距有助于田间泥土水分的均匀散布,但间距太小会使投资加大。在多雨的湿润地区,能够使用较大的间距,但这决定于作物类型、泥土条件和可接受的风险程度。通常较小的间距多用于平播密植类作物,如草皮、小麦等,而较大间距常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玉米等行播作物。对于大植株等行距作物,毛管埋置在两行作物中间或随行安排;对宽窄行种植的作物,毛管应置于窄行间;对于植株排列不规矩的果树***取随行布设情势较为适宜。
地下滴灌灌溉时间的判别,通常以实测或盘算的蒸发量、泥土特点与作物特点为依据。若按作物耗水速度判别灌溉时间,应***取小定额多次灌水的方法;如要在泥土水分下降到某个下限值时才灌水,就可能需数天才灌1次水。对蔬菜等水分含量较多的作物,常使用前一种灌水频率,果树和大田作物
玉米滴灌带如何铺设?
建议***用2行1管宽窄行种植,宽行80~90cm,窄行20~40cm,窄行中铺设1根滴灌带,株距依密度确定,建议播种密度5500~6000 株/亩。
选用单翼迷宫式或者内镶贴片式滴灌带,滴孔间距(300mm);根据土壤质地选择滴管带滴头流量:沙壤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2.8~3.2L/H为宜;壤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2.4~2.8L/H为宜;粘土应当选择滴头流量1.8~2.4L/H为宜;支管选择PE(聚乙烯)黑管水带(75﹟或者90﹟)。最好选用选用幅宽70~90cm,厚度>0.01mm的普通聚乙烯薄膜或生物与光双降解薄膜。
种红薯滴灌带怎么铺?
1、滴灌带会热胀冷缩,铺设过程中在两头留出1.5—2.0m的富余
2、播带机车在起步前要有钢纤或木桩固定滴灌带,若出现滴灌带换卷或者断带的情况,要及时做好标记,播种后要用快通连接好。
3、铺设滴灌带时,机车启动要平稳、缓慢。
4、迷宫式滴灌带在铺设时要注意迷宫面向上,如果迷宫面朝下了,则会造成滴头出水顺低处流,导致滴水不匀。滴灌带应铺设行间正中位置,不能偏置,否则也会造成滴水不匀。
5、为防止在铺设地面管切断滴灌带时回缩过多,造成安装困难,要在播带时注意不能过紧。铺设滴灌带应平直、不打结、不扭曲,发现次品滴灌带及时更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滴管带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滴管带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