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竹笋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小竹笋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竹笋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以营养繁殖为主,如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移笋、竹竿压条、竹竿扦插等。母竹移植法应用最多,其优点是成活率高、新竹发展快、成林早,但每殖系数小、母株体积大搬运不便。早竹类宜选基部直径为2-3cm的二年生竹作种。竹枝扦插宜选壮健的1-2年生的嫩竹上的侧枝。一般竹节上生3条侧枝,居中者根原基少、发根难,应选左、右两边的侧枝扦插。长江流域毛竹的适宜栽植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以年前为好;冬季寒冷地区宜春季进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植为4月至5月。侧枝扦插材料用7月间侧枝基部刚生出气根者为宜。毛竹母株移植每亩20-35株、移竹蔸或竹鞭每亩40-55株;早竹、淡竹、石竹、白哺鸡竹等中小型笋用竹,移竹每亩50-75株,移鞭每亩60-90株;丛生类型的麻竹每亩40株左右,绿竹70株左右;大头曲竹每亩约60穴,每穴2株。栽植后将土压紧和灌水。按氮、磷、钾为5:1:2的比例施肥。及时除草松土、埋鞭或覆土盖鞭。散生型新竹出笋后,每隔3m左右选留一株长势健壮的成竹。笋用毛竹林每亩留母竹60-70株,7年以上的老竹一般于冬季砍伐,留养同等数量的新竹代替,以保持合理密度。丛生型一般在9月选留母竹,选留位置应宜于挖笋。3年以上的老竹于冬季砍伐。每隔3-4年清理一次老竹头,进行培土,使竹丛不断更新。
竹笋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竹笋这种食物,作为一个北方人的我确实不多见,不过我自己倒是在网上买过,说实话味道还是很不错的。竹笋中的营养元素比较多,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等物质,可以和其它食材一起烹饪,也可以煮熟作为凉菜食用,都不会影响它自身的口感,大多数人也是特别喜欢吃竹笋的。
竹笋其实就是竹子的幼芽,人们大多数都食用它初生,肥嫩的芽,因为竹子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又很广泛,因为竹笋在古代可是“菜中珍品”。竹笋喜温怕冷,对降水量也有要求,一般不能低于一千毫米,竹子生长需要的温度大致是20摄氏度左右,因为竹笋经常露在地面,冬季很容易受到冻害。
竹笋种植技术要点。竹笋适合在阳光充足,灌水方便,保湿保肥能力好的土壤中种植。竹笋种植前需要根据土地肥力状况施肥,来决定是稀植好还是密植好。一般种植竹笋前都要施有机肥二十五到三十公斤,土杂肥三到五担,再加入适量的生石灰,等待有机肥充分腐熟后再种植。
竹笋种植时间是每年清明前后,种植竹笋前最好把竹苗放在流水中浸养,等待它长出新根后再移栽,这样可以提高种植的成活率。种植竹笋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天气干旱之前需要每两到三天就浇水一次,如果遇到雨天,要提前做好防洪排涝工作,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竹笋种植后的施肥。因为竹笋的产量很高,因此它的生长就需要大量的肥料。在竹笋种植一个月后就需要施肥了。每亩地可以施草木灰二百五十到三百公斤,土杂肥一百到一百五十担,或者用家畜的粪便二百五十公斤。第一次可以使用复合肥,每株二十五到五十克,穴施结束后应该覆土,保证肥效不流失。
当竹笋顶端的两片小叶长到两厘米并且左右反转时,竹笋就可以采收了。竹笋一般都是早上取笋,***收时用竹凿,翻开表层土壤,用力凿断就可以了,注意不要伤到笋头,否则竹笋很难再长出来了。我是小李,关注农业,支持农村,爱护农民。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欢迎关注。
竹笋的品种挺多的 ,在我的家乡那边最多见的有青竹笋,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才长出来。我家住的地方海拔1500多米高,还有更高海拔的。也是熊猫老家。
这种竹笋都长在山里面的,每年笋子出来的时候,我和老妈,弟弟妹妹他们都要一起去山上打些回来。
从山上背回来后,马上就用大锅小锅一起用起,烧起柴火煮上一个多小时。全部煮好后就用凉水冲冷,用冷水泡起。
吃的时候 把它撕成小丝或切小,然后再用开水煮一下 。
端午节的时候大蒜正好出来。 放上新鲜大蒜 ,新鲜的花椒,盐 ,味精, 鸡精 ,葱,辣椒油 。这样的拌笋丝能吃两三碗饭 。
竹笋的种植方法有哪些?在种竹笋过程中,你要加强肥水管理,适当中耕除草,为竹笋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防止病虫害危害竹笋的生长。
那么人工种植竹笋到底需要注意什么才能提高产量呢?下面就跟随村小农网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土壤
虽然竹笋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大部分土壤上正常生长,但是土壤的好坏还是会影响到竹笋的产量及品质。因此我们在选择土壤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肥力充足、深厚松软、通透性强且排灌正常的腐殖质偏酸性土壤。防止由于土层过浅过硬、且PH值不适的粘性土壤而影响竹笋的生长。并且要注意土壤前茬作物,种植过西红柿、辣椒等作物的土壤不可用于种植竹笋。
在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中耕工作,将土壤整平细耙,然后控制好种植密度与行间距开好排水沟。排水沟的宽度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深度28度里左右。然后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变化,在初春当竹笋长到2-3个月的时候开始移栽。移栽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种植密度,竹笋栽入种植沟内。覆盖细土,镇压压实,然后随着竹笋的生长,将定植沟适慢慢填平,保证竹笋的深度保持与地面12厘米左右。村小农网,让农民这一职业时尚起来!
3、合理浇水
竹笋虽然耐旱性比较好,但是在种植的时候合理浇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可增强竹笋的生长能力,提高竹笋的产量。移栽定植后一周左右,要及时浇一次粪水,促进竹笋根部的生长,促进竹笋缓苗。并且为了保证竹笋的生长,以后要隔5-7天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有充足的含水量。如果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时,还要缩短浇水频率,大概四天左右,防止缺水影响竹笋的品质。
4、适当追肥
竹笋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在定植后,要适当追肥,追肥时要秉承少量多施的原则。然后在竹笋生长期的时候,为了保证竹笋的生长,要满足竹笋生长所需的营养。
在我们北方农村,都是一种细长的竹子,长大了好做竹竿钓知了的那种。竹笋的产量很少很低。春天时候刚冒出来也没人去挖了吃。北方干旱少雨,可能不太适合各种竹子的生长,偶尔农村有种植的竹子,竹笋也的春天刚露芽十几公分的时候,我曾经挖过竹笋炒着吃。大多数芦笋吃的时候都是到超市里去买的。媳妇是四川人,他说他们那的竹笋肥瘦相宜,清香四溢。
竹笋的种植方法都有哪些呢?我国的竹笋很多品种。竹笋是竹子的幼芽也称为笋,它是多年生生长的绿色草本植物,全世界有55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
竹笋种植首先是要选好母本竹子,母竹最好是那种窄叶的竹子,特点就是叶子比较窄,叶片淡绿,竹节平坦,产量高,出苗早。不要那些又粗有短的竹节。比如贵妃竹,螺竹等奇形怪状的竹子。竹子种植的时候有窍门,一定要选择1~2年的新竹节,3-4年的老竹就不易做母竹,因为老竹上的边牙牙头比较少,它的出苗能力比较差,移植以后成活率也较低,母竹的胸茎以三厘米左右最好浦头浅,检查一下没有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竹子是最好的。
第一种埋鞭育苗。要选择1~2年的新竹去竹鞭储取带着竹竿儿埋鞭。育苗的时候要留1~2节活枝条。这样更容易进行管理,成活率高。解疫苗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出苗率低容易死亡,不易成活。一亩地大概要选择四五千株苗,能够预出竹苗15,000到2万株左右就算成功吧。
第二种是播种育苗。这种方法出苗率更高。但是育苗期比较麻烦,要小心呵护。竹子幼苗出芽一定要进行遮阴,否则阳光直射容易萎缩死亡,同时还得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竹笋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竹笋种植技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