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方白芨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北方白芨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芨怎样播种?
白芨种植有南北之风,北放种植以大棚为主,南亢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露地栽培,北方地区主要防干,南方地区主要防水,防晒,北方地区3一5月种为好,南方地区9一10月种为好,加強田间管理是关系胜敗的关键。
白及种植一年能收获吗?怎么种植好?
种植:在 9 -10 月收获时,选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的块茎作种栽。南方宜随挖随栽;北方,将种栽贮藏至翌春栽种。
收获:采收白芨栽种后,于第 4 年 10 月当茎叶黄枯时***收。此时,地下块茎已长成 8-12 个, 相当拥挤,过迟***收,生长不良。***挖时,先清除地上残茎枯叶,然后用二齿耙小心挖取块茎抖去泥土,运回加工。
1.白芨一般种植三年后才开始***收,这样药性更稳定。收益也更好。
3.杂草也得定期除,要不然会影响白芨的生长。
一般白芨种植三年即可收获。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2.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是要防止杂草丛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4)间作。白芨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于头两年在行间间种青菜、萝卜等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白及属于兰科植物,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陕西等地;此外,安徽、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亦有出产。
白及是一味中药材,通常种植三年后才能收获。为了提高药材品质和产量,一般都在种植四年(或三年)后才进行收获。白及在种植一年时,其根茎还没有完全发育,因此,种植一年是不能收获的。
白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块茎)较短,呈三叉状,并且,具有环痕。如果切开块茎,其断面富有黏性。
白及的叶片,呈披针形,叶鞘抱茎。其总状花序顶生,有花3-8朵;花朵呈紫色,唇瓣有3裂。其蒴果呈圆筒形,上边有6条纵棱;种子很多,但非常细小。花期为4-6月;果期为8-10月。
野生白及适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针叶林带的疏生灌木、杂草丛或岩石缝中。它非常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但也具有很强的耐阴能力。适生温度为15-27℃,不耐寒。在冬季温度低于10℃时,其块茎基本上不萌发;而当夏季高温干旱时,其叶片极容易枯黄。因此,在人工种植时一定要注意白及所适生的温度范围。
白及对土壤的要求较严,疏松、肥沃以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才适合它的生长。如果将白及种植在其它土壤中,常常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
在整地前,每亩应施入堆肥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施肥后,进行深耕,应将耕深控制在20厘米以上,以便于土壤疏松。耕地后,耙平并做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
如何种植出高产质优的白芨?
白芨一种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以块茎供中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种植中以产品个大,饱满,色白,坚实者为优,产量种植4年后收获可达每亩鲜品500公斤以上为高产。
如何才能种植出产量高又质量好的白芨呢?
必须有以下3个条件满足才能种植得出高产优质白芨
1,可供的优良种块茎作为种栽。选用10月收获健壮,无病虫害,地下块茎生长多达8个以上个大,色白的单个摘下,须根多者,留作块茎作种栽,南方可随挖随选随栽。这个说明一下白芨有两种。一种花黄白色的,叶条状披针形狭叶白芨这个产量不高,有一种紫红花的,这个中也有两种,有大小块茎种,大块茎种的产量高,种植一般都能上亩产1000斤。北方要将种栽贮藏到第二年春栽种,贮藏先将挖回干燥几天,然后用3倍沙藏,到3月春栽。
2,选择温暖,有遮阴但又不至寒的土层深厚处开垦作栽种场地,土壤以富含腐殖质沙质壤土。
3,种植过程中白芨是非常喜肥吸肥植物,肥料一定得跟得上才能在4年栽种期间夺取高产。可用亩施入有机基肥5000斤和每年5000斤以上人畜粪水作3次施入才能作保土壤之肥力和湿润,雨季一定得排除多余积水,避免腐根。
一、土壤选择与整理。土层厚度30cm左右,具有一定的肥力,含钾和有机质较多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作基肥。
二、气候条件。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左右,相对湿度75-85%的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白芨喜阴凉湿润气候,怕严寒,年平均气温15度左右,生长旺盛,低于12度,生长不良。在0度和低温霜冻时,常导致白芨块茎冻伤或冻死。随着植株的增长,更喜潮湿而又利水沟谷溪边或沟谷坡地,有一定遮阳度透光条件较好的灌丛草地。当温度在3度以下或30度以上时,就要用大棚来进行保温和撒热处理。
三、鳞茎繁殖。引进种苗,一般在9-10月收获时,选具有老芽和嫩芽、无虫蛀、无挖伤的作种植材料,随挖随栽。按行株距30✘30cm,每窝栽植鳞茎3个,栽后覆细土或火土灰,浇一次腐熟稀薄人粪尿,然后盖土。
四、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每年中耕除草3-4次:3-4月出苗后;6月生长旺盛期;8-9月份;收获间作作物时。中耕宜浅,杂草可用人工拔除,以免伤芽伤根。
五、水肥管理。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及时疏沟排水,避免烂根。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齐苗后(3-4月)亩施腐熟人畜清淡粪水1000-2000kg;生长旺盛期(5-6月)亩施过磷酸钙40-50kg,中耕混入土中;壮茎肥(8-9月),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方白芨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方白芨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