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鲜蘑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鲜蘑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鲜蘑的种植技术?
1. 将培养基倒入容器中,并用水将其湿润。
3. 在容器表面覆盖一层湿润的纸巾或布,以保持培养基的湿度。
4. 将容器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待蘑菇生长。
5. 在蘑菇长出后,逐渐去除覆盖物,让蘑菇充分接受阳光和空气。
6. 当蘑菇成熟时,可以采摘食用,或让它们继续生长,产生更多的孢子。
鲜蘑的种法?
1 包括菌丝种植和孢子种植两种方法。
2 菌丝种植是将蘑菇菌种(即菌丝)接种到基质(如麦秸、蘑菇渣等)中进行培养。
孢子种植则是将蘑菇的孢子喷洒在基质上,通过培养孢子发芽生成菌丝并生长出蘑菇。
3 鲜蘑的种植需要注意的是种植环境要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和病虫害的防治。
野生蘑菇能种植方法?
野生蘑菇的能种植方法是配置养料
蘑菇是草腐菌,培养料可以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玉米芯等。由于它的生长需要较大量的钙、磷、钾、硫等矿质元素,培养料中要加入石膏、石灰、过磷酸钙、草木灰、硫酸铵等。
1、地沟覆土法:
选地势平坦的场地,挖深30厘米、宽1米、长不限的畦床,床底略呈龟背状,床与床之间相隔80厘米以上,并留好排水沟。畦床先用1000倍敌敌畏喷洒杀虫,用5%石灰水消毒杀菌。
将发好菌的菌袋塑料膜包去,把菌棒横卧于床内,菌棒间相隔2~3厘米,排满畦床。把事先消毒过的覆土材料覆于菌棒上,浇一遍透水。
这时泥土必然会沉入菌棒之间,再次用土添铺,再浇水,一直到菌棒之间全都是稀泥为止。再在菌棒上铺一层4~5厘米厚的覆土,用水均匀的浇灌,直到覆土层全部吃透水,覆土工作结束。如果是在室外修建的畦床,要架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草莲等遮阴物。一般7~10天就可出菇了。
2、双排菌墙法:
把长好的菌棒塑料膜脱去,平摆成相距30厘米左右的双排菌墙,每层菌棒之间覆一层3厘米厚的土,每层菌棒都向内缩进,形成上窄下宽的塔形。中间的空隙用土填满。7~10天左右出菇后,从堆顶部浇水,使其自然补水。
大棚种植鲜蘑技术?
1、菇房准备
菇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最后就是要留有窗户或者是卷帘,这样可以增强通透性。
2、养料堆制
蘑菇种植养料的配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一般在七月份的时候开始进行养料的堆制,我们需要将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然后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堆起来进行发酵,一般每隔三四天就需要翻一次堆,大概半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了。
3、消毒杀菌
磨菇菌苞怎么种植?
菌包需要在24-28℃的温度下,暗培养7-10天,菌丝萌发生长至直径4厘米左右的菌斑时,需要马上对菌丝进行人工搅拌,搅拌的时候,接种点的菌丝被搅断受到***,同时因为开瓶口实际上给菌丝起增氧作用,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一般整个培养过程需要25-30天可长满瓶口。
种植的时候,需要检查培养料内,是否还有游离氨存在,一般可抓1把菇床中里层的培养料,然后用鼻子闻一下,如果带有***性氨味,就不宜进行播种,同时还需要检查培养料中层的温度,可用温度计插入料中,料温为30℃以下,就可进行播种。
一般在播种的时候,菌种块不可以埋得太深,播种穴适宜深度为3-5cm,需要让菌种块稍露出培养料表面,并用四周的培养料稍加压实,促使菌种和周围的培养料紧密贴台,有利于菌种进行定植。
生长过程中需要搞好环境卫生,同时清除病虫源,及时清理垃圾,尤其是烂菇、菇根和废弃的培养料等,避免杂菌滋长或成虫前来产卵,一般消除病虫源,有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病虫害时,可用灯光进行诱杀,菇蚊和菇蝇的成虫具有趋光性,一般可用黑光灯或高压静电灭虫灯进行诱杀。
或者也可以用5%锐劲特1500倍液直接向菌袋喷雾,锐劲特农药对菇蚊和蚊蝇,具有很好的触杀、胃毒及内吸传导作用,幼虫为害严重的3天后,需要再喷1次,一般只要掌握了蘑菇菌种的种植技术,操作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鲜蘑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鲜蘑的种植技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