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西柑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巴西柑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川巴西柑产地?
产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
主产地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
表皮平滑发亮很红的是巴西柑还是沃柑?
巴西柑,又名巴西蜜桔,不仅色彩鲜艳,而且酸甜可口,是常见的美味果品之一。巴西柑果实椭圆形或圆球形,果色橙红,以肉质脆嫩,多汁,化渣等特点而著称。
新鲜的巴西柑外皮是比较紧的,捏起来很有弹性的感觉,如果果皮捏起来感觉有一些松,那代表水分已经流失了。
皇帝柑褐斑病有什么药?
褐斑病发病前的话,可以选择保护性杀菌剂,例如代锰等,发病期可以选择內吸治疗***剂,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建议合理配合使用其中以春梢1-3cm时和落花期,这2次防治最为关键,秋梢期根据发病情况再喷药1~2次。
保护性杀菌剂宜在雨前喷施,每类保护***物每年使用不宜超过4次且最好能交替使用。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三种保护性杀菌剂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杀菌剂:丙森锌、代森锰锌、代森联、福美双等,当病发后才使用本类杀菌剂无效。此类药物首选丙森锌。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氟腚胺,在多雨季节时效果比较有保证。由于药物价格比较贵,建议用在螨类发作期使用以求兼治害螨。
取代苯类广谱性杀真菌剂:百菌清,这是个比较安全的保护***物,有沙皮病、炭疽病的果园选用这个药物需谨慎或者将其复配使用。
大家好我是壮乡二弟,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褐斑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部也可染病,症状类似。
【发病规律】病菌可随病残体于土壤中或附着于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病害常始于苗床,盛发于田间,发病适温20-25度,秋季、危害严重,高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连作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氮、磷、钾配合施肥,***用高畦或高垄覆膜栽培,合理轮作。避免田间积水,棚室及时通风降湿。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以下药剂防治: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000倍液等,兑水喷雾,每7~10天防治1次。
防治褐斑病也可以选用甲托、***酮等常规杀菌剂,如果病情很严重的话,霜贝尔50ml+大蒜油15-20ml,3-5天1次,连打2-3次后,转为预防
皇帝柑褐斑病最初于1913年在澳大利亚的皇帝柑上发现,是澳大利亚、美国、南非、巴西等南美国家,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中海柑桔生产国桔类柑桔上的重要病害。中国直至2010年才有正式报到,该病害在2010年之前被认为是柑桔黑星病、炭疽病复合为害。由于与炭疽病症状很相似,果农很容易用错药物,而效果欠佳。
治疗皇帝柑褐斑病要预防加治疗的综合防治效果才好。
皇帝柑褐斑病一般在地势低洼、积水、通风不良、透光性不好的地方发病比较厉害,所以要及时排水,合理种植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在柑橘采摘以后要及时清园,防止落叶、落枝、落果等带菌,减少病菌源。
预防的药物可以用代森锰锌、百菌清、咪鲜胺等。
治疗药物可以用25%吡挫醚菌脂43%戊挫醇40%苯甲.醚菌酯等。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补充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西柑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西柑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