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致富泥鳅养殖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致富泥鳅养殖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养殖泥鳅可行吗?风险大不大?
现在养殖泥鳅可行吗,风险大不大
看题主意思好像是心里痒痒,准备撸起袖子开干了哈。我劝题主你不要那么着急。
确实泥鳅养殖的利润是蛮大的,我们可以听到别人说一亩泥鳅纯收入有多少多少,那个收入可是我们种粮食、水果的好多倍。可那都是建立在人家精心管理、有技术经验、能够把握销售行情的“老手”们情况下才有的效果。作为一个新手,我们怎么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呢?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人家“老手”不也都是从新手过来的吗。所以,如果我们养殖泥鳅一定要学习好技术后再开始动手。
可以建水泥池塘,也可以直接用泥塘。但是都要做消毒工作。水泥塘的池塘底部应该有20公分左右的泥土,然后放入腐熟的牲畜肥作为底肥。放水30-40公分后培养微生物,等水有点变绿,能见度在20公分左右时就可以放苗了。
如果规模比较大,我们一般都会购买泥鳅苗,购买的泥鳅苗必须要消毒后才能够放入池塘中。规模不大,我们可以在当地收购泥鳅再放养。一般每亩投放3-5克泥鳅苗在6-8万尾。不管是哪里来的苗,在下塘前都必须要用盐水消毒。
这是一个重要环节,泥鳅从下塘到捕捞都是在这个水池里。所以,一方面做好每日的饲料投放,依据食物取食情况增减投放量,二是关注水体颜色变化、温度变化。水温过高时,水温最好在30度以下,超过时要提升水位,降低池塘里水的温度。
水变绿变黑时说明池塘里微生物过多,或者是池塘底部腐烂东西过多,耗氧厉害,这个时候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消毒换水后投放改底王和乳酸菌,增加水的溶氧浓度。
平常水体质量良好情况下每一个月用生石灰或者二氧化氯消毒1-2次。适合泥鳅的水的ph值在6-8之间,也就是基本为中性,所以,平常也需要经常检测水的ph值,消毒是如果水偏碱性就用二氧化氯消毒,偏酸性就用生石灰水消毒。
关键看你养得咋样,风险一说也要看你能学的多快,做到多好。
小日本也有泥鳅养殖,他们是室内,高密度流水养殖,成活率产量、生长速度都非常快,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把养殖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都研究透了,把风险降到了最低。
你要边学,边做,学泥鳅的相关知识,苗种、饲料、水质、市场价格、供需、交通运输等
1把市场研究透,说到底,泥鳅就是一种餐饮食品
市场对哪个品种的泥鳅需求量是最旺盛的,哪个品种是最稳定的,哪个品种是价格波动最大的
你要列个标出来,至少要近几年的行情,去中端水产批发市场进行调研,去终端泥鳅销量最大的餐馆,酒店调研,到底哪个品种泥鳅,啥口味的泥鳅,啥大小的泥鳅最受消费者欢迎。把这些都研究透了,你再来决定要养啥泥鳅,养多少量。这样保证你的风险降到最低,免得养出来卖不出去,或者赔本卖掉。要记住泥鳅的销量是由终端决定的,不是由批发商定的,一定要把市场真实的需求研究透。
2苗种选育很关键
泥鳅苗种不仅关系到泥鳅的成活率、产量甚至和泥鳅肉质、口感都密切相关,所以要做到真正降低风险,你决定买苗前都要拿着那家苗种场养出来的泥鳅去让餐馆厨师把把关,是不是好食材。
苗种一定要买寸苗,买水花一年就白干了,水花成活率非常低,10%以下,甚至全军覆没,这个问题很多大学都在研究,都没搞出名堂来,涉及到亲本选育,开口饵料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即是一批成活率高,也保证不了全部成活率高;买寸苗成活率高非常多,只要控制好水质,饲料,基本问题是不大的,但是也要学习研究最好的水质调节方法,和最合适的饲料投喂量,都要不断的慢慢改善,优化。
3不断提高养殖技术
在养殖过程中,要不断去学习泥鳅相关的养殖技术,这个行业之所以风险大,亏本盈利不一,还是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综合到一起后引发的,苗种-饲料-水质-天敌等,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好,一个没做好,也许就玩完。
谢谢。
泥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无论男女老幼皆可食用,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有“水中人参”之美誉。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
。
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泥鳅的养殖是可行的,小面积养殖风险不大,可池塘养殖,也可稻田养殖。但大规模养殖需谨慎。
‘放入种苗时,需先池塘消毒,每亩撒生石灰3一5公斤。约-七天后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00~26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再放入池塘,后来的管理也需注意,饲料的喂养,鱼病的防治等等,都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增强,发挥更强的优势,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养泥鳅风险大。不是有句俗话吗?家有钱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殖业的风险太大了,它的灾难是让人始料未及的,一次的麻痹大意,可能也会导致让人陪个底朝天。就拿养鱼来说,夏季天热,晚上睡过点了,到点不开增氧机,你就看吧,早上池塘水面上会有一层缺氧的鱼窒息后漂浮着,这节骨眼上***取任何措施也挽救不回来了。其实不管做什么,只要有资金的投入,就会有一定的风险。不要看别人养泥鳅赚钱心痒痒,即使家里有现成的池塘你也敢养吗?哈哈。真要想做,即使养殖技术和资金都跟的上,心里也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投资失败,心里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才行呢。怕就不要做。
要想养殖成功你需要五个条件,1 要负债百万, 2 要妻离子散, 3 要一个偶然的机会,4 要家破人亡,5还要***后大难不死, 不信你看看CCTV7的致富经就知道我说的是真的了。
田螺吃不吃泥鳅蛋和泥鳅苗?
田螺只会吃水体底层的饲料残渣,有机质。不会吃泥鳅苗的。但是田螺会携带一些原生生物,通俗的说就是***。我个人认为一般指环虫的可能性比较大。会间接造成泥鳅苗死亡。而且田螺也会消耗氧气,这样就争夺泥鳅苗的生存***。田螺会吃掉大量有机质和肥水造成水瘦也是会减少泥鳅生长速度,
田螺只会吃水体底层的饲料残渣,有机质。不会吃泥鳅苗的。但是田螺会携带一些原生生物,通俗的说就是***。我个人几年的经验一般指环虫的可能性比较大。会间接造成泥鳅苗死亡。而且田螺也会消耗氧气,这样就争夺泥鳅苗的生存***。田螺会吃掉大量有机质和肥水造成水瘦也是会减少泥鳅生长速度,影响产量。所以一般养田螺的很少
田螺是不会吃泥鳅蛋和泥鳅苗的,因为田螺只会吃那些类似饲料末和泥鳅屎一些东西,田螺和泥鳅混养可以有效的利用塘面的综合开发,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经济效益,对农村地区的农业水产养殖发挥更加大的优势,让农村农民增收创收,实现农村农民脱贫致富。
田螺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由于泥鳅好动,田螺是吃不到的,有时小田螺会变成泥鳅的食物。
田螺只会吃水体底层的饲料残渣,有机质。不会吃泥鳅苗的。但是田螺会携带一些原生生物,通俗的说就是***。我个人几年的经验一般指环虫的可能性比较大。会间接造成泥鳅苗死亡。而且田螺也会消耗氧气,这样就争夺泥鳅苗的生存***。田螺会吃掉大量有机质和肥水造成水瘦也是会减少泥鳅生长速度,影响产量
有20亩稻田,用围网围起来的,求各路大神指点我应该养殖还是种植?投资不大的?
无论养殖还是种植,关键在于自身管理能力。我个人认为养殖业比较靠谱,养小[_a***_]比较好,投资起来,也易于管理,门槛低,收入也非常可观。
随着人们对小龙虾的喜欢和全国的普及,让大家越来越喜爱这种美食,去餐馆吃小龙虾的人也骆驿不绝,各种做法,餐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夏天,龙虾的产量也是供不应求的,农户养殖的龙虾也直销到饭店,农户们也不用担心虾的销售问题。
我认为养虾是很好的选择,投资也不大。
谢谢邀请,我是胡葱煲鸡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可能不能面面俱到,只捡自己最熟悉的想法说说。
20亩稻田周围有拦网,这样的条件对于某些项目而言可以说是大有作为。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个我所熟悉的养殖项目。
首先,目前最热门的水产养殖项目养殖小龙虾可以考虑,***取的是稻虾共作模式。虽然目前跟风养殖比较严重,入坑的人比较多,但是怎么都比只种稻谷强,并且没有什么技术门槛,上手也比较容易,可以一试。
成本的话,固定的包括挖机开支,我们这里大部分是按200元一小时来算的,你20亩,估计要接近一万。还有地笼(按面积考虑,20亩最好买40个大地笼,小地笼随便,缺什么补什么,我们这里大地笼大约150元一个,小地笼60到80之间,一次性购完也接近一万元),其他固定支出包括两只船,每只900元,一个撒肥机(用来投饲料和黄豆),算下来固定支出有两万几千元。然后,还有一些不固定的支出,主要是进虾苗的花费,20亩的新田当年可以放养最多1500斤虾苗,由于价格每年每个季节都有所不同,比如前两年春季虾苗比较便宜,一般在12到18之间徘徊,建议一次性买满整个虾田。如果是像今年这个时候,虾苗在40元一斤左右徘徊,那么只建议先买600斤左右的春苗让虾田别空着,等到虾苗和秋苗便宜的时候再多买一些。其余的就是日常的虾田管理支出了,消毒肥水饲料等等花费。算下来,4万左右足足有余。
尽管很多人看衰以后的小龙虾养殖市场,但是我觉得再差也比单纯种植水稻强,而且你养殖是自己的田,不用出租金,如果以后觉得小龙虾养殖没有发展前途里,再改回稻田也可以,船小好掉头,私人用自己的基本农田养殖小龙虾主要就是这个优势。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首先,要看这20亩稻田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水源是否充足(泉水好的深水井也可以)。周围的排水渠道是否畅通,发大水时会不会被洪水淹没?如果水源和排水渠道都好的话,建议你搞水产养殖,效益肯定比种植的效益高。
20亩水田的面积不是很大,如果是一大块田就会更好便于管理。
搞水产养殖的投资也肯定要比搞种植的投资要大。但收益也肯定要比种植的高,只要你认真的管理,辛苦的劳动肯定可以赚取丰厚的报酬。
***如你用这20亩稻田种植水稻的话,最多也就可以产27000斤左右的水稻。按现在的价格也就卖30000元左右,除掉农资和人工的费用也就没有什么收益了。当然,如果想抬杠的话还是种粮食,因为粮食可以吃,钱不能吃。不过,种其它的经济农作物也可以。
如果你用这20亩稻田搞养殖的话,尽量饲养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水产~鱼类、虾类。比如:眼下火热的小龙虾,淡水虾也可以(但技术要求高难养殖)。
以小龙虾为例(相对好养):
(1.)先要投资机械费,改建龙虾田;
(2.)虾苗;
(3.)田埂四周的防护瓦(石绵瓦)。
头一年不要搞精养(投资不要太大),以虾养虾,边养边卖,循序渐进打好了基础第二年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了。
感谢邀请
你好
很多南方地区都有种植水稻,水***丰富的地区会还养殖稻田鱼,稻田养虾,而今天说的也是稻田套养,资阳市乐至县的农民邓兴龙就是在农村养殖青蛙,起初花了3万块在湖南卖40万蝌蚪苗回来养殖,由于技术的不掌握,导致养殖失败。后来经过辗转多地学习,除了青蛙养殖关乎水产的项目都去了学习和了解。再返回养殖就轻松多了,养殖场消毒、加防护网等养殖技巧,经过摸索,养殖青蛙路越来越光明。
农民养蛙户邓兴龙今年28岁,现在青蛙养殖成功了,销路也稳定,开始和农家乐、餐馆合作,而且还会在养殖青蛙园里开展亲子活动,如抓青蛙或科普青蛙知识。有资金了就自己开农家乐供游客吃住。他告诉我们,他租地20多亩稻田,一边种稻一边养蛙,发展稻田养蛙生态农业,按照市场价格25元每斤的养殖青蛙,加上水稻收益亩产均纯收入4万多元。
邓兴龙现在不仅稻田养殖青蛙,还和人合伙养殖稻田泥鳅,水稻泥鳅双丰收。自己的养殖场一点点的做大,他还开始建立养殖合作社,带着周围农民一起养殖致富。他负责销售,但是他和所以的农户签订协议必须按照他的养殖模式实行养殖,多地的学习经验告诉他,只有让自己的养殖品质好了,销量才能有保障。养殖种植一直是农民农村发展的首选,只要掌握技术,懂得创新,种养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希望能帮助你
喜欢可以关 注 ❤👍评论留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致富泥鳅养殖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致富泥鳅养殖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