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种植玉米时,需要选择品质较为优良的品种,可以选择抗病性和抗倒伏性较强的中晚熟玉米,再将玉米种子放置在太阳下晾晒1-2天,打破***的休眠期,使玉米的发芽率提高,然后对玉米***喷洒除虫药剂,为其消毒灭菌。
2、土壤条件
玉米的根系较为发达,适宜生长在松软且肥沃的土壤中,养殖玉米时,需要深翻35厘米的土壤,使土壤更为疏松透气,并在土壤中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沃,为玉米提供发芽所需要的养分。
3、种植方法
种植玉米时,需要将植株的***均匀的播撒在土壤表面,再往上覆盖一层薄土,使玉米快速发芽,然后按照隔沟交替的方法进行浇水,使土壤完全湿润,并在雨季天气的时候,为玉米排出土壤中的积水,以免植株烂根。
4、追施肥料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密度因品种、土壤肥力、种植方式不同而异。 一般情况下,亩定植4500-5500株是玉米比较合理的播种密度,播种过密影响养分供应和株间空气流通,易造成病虫害
2、苗期管理
主要做好补苗、间苗、定苗工作,玉米出苗后及时查看,是否缺苗,当玉米长到3至4叶时可以间苗,间苗原则是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病株留壮苗。对于过于密的多棵幼苗,为防止相互间争抢养分,可间去留1-2株
3、施肥管理
(1)施足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速效肥料为主,基肥施用量为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尿素40千克、锌肥2千克、钾肥10千克,一次性施入田地。
(2)早施苗肥:玉米叶片长到6片时,***取圈施进行玉米追施,每亩地可以追施尿素10千克。
(3)重施拔节肥:拔节肥在玉米定植2个月后,叶片数量长到11片时,可以施用。可亩施钾肥10千克,促进玉米生长更旺。
4、水分管理
水分要注意几个生育期,比如播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开花灌浆期等,这几个时期,如果田间过于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玉米种植时间和方法及株行距?
玉米种植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春季播种玉米株距为33-40厘米,夏季播种玉米株距为25-33厘米,则春播玉米的密度可达3300-4000株/亩,夏播玉米密度可达4000-4500株/亩。
同时,还需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决定具体种植株行距,若茎叶夹角小,叶片向上生长的玉米,行距可相对减小。
玉米种植间距为行距55-60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不过主要根据品种而定,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的4-5月份和夏季的7-8月份,种植土地需要土层深厚和土壤疏松肥沃,在玉米苗期要多施磷钾肥和有机肥,还要及时中耕除草。
玉米生长期,由于矿物质营养供应不足,营养失调,不能满足穗分化对养分的需求;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偏施氮肥,磷、钾肥料缺乏等因素都会造成空秆。
1、株距和行距
玉米的行距一般为50-60cm,春玉米的株距一般为33-40cm,夏玉米的株距一般为25-33cm,但因玉米的品种有所不同,所以具体的株距和行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茎叶夹角小且叶片向上生长的玉米品种,行距一般可以相对减小一些。
2、种植方法
(1)按照适宜的株行距适时播种后,需要浇足水,后期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当玉米出苗后,给幼株施加稀薄的肥液,肥料以氮肥为主,既能促进枝叶的生长,还可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3)在花期和果期前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养分以及光照,肥料以磷钾肥为主,促进花朵和果实的生长。
(4)在养花期间,可每20-30天喷1次杀菌剂,可以有效的预防病虫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