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棚土豆四膜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棚土豆四膜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解决地膜覆盖马铃薯不易培土的难题?
建议喷施液体地膜。
液体地膜以作物秸秆为原料制作而成,可降解能提温保温,对环境无污染,使用方便,是一种新型的保护地栽培材料。
液体地膜使用简单,作用全面,使用时可以将苗前除草剂掺入液体地膜中,兑水喷施,喷施过后液体自然形成一种与土壤表层结合在一起的保温膜,不但能够起到防治杂草、保持土壤水分和保护墒情的效果,还可以有效提高低温,使地温上升到5℃左右。
液态地膜又叫生物可降解地膜,能在三个月内完全降解,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在种植马铃薯后使用不仅能够起到塑料薄膜起到的作用,还省工省时,不用人工放苗,也减少了幼苗因为突然由高温环境进入自然环境的不适应性。
同时液态地膜可以随时喷施,在马铃薯需要培土的时候可以随意培土,培土以后可以重新喷施,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感谢邀请。地膜覆盖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业,通过使用地膜覆盖,能为地表增温、保湿、病虫害防治、镇草等作用,能够让作物提早出苗。地膜覆盖应用到马铃薯的种植上,也同样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并能够促进马铃薯增产与提升品质。
马铃薯种植***用了地膜覆盖,关于后期培土如何解决的问题,有两种做法,一是不用培土,这个就需要前期种植时,深度要适当加深。二是掀膜培土,马铃薯的生长后期,也就不需要地膜覆盖为地表增温了。
1、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马铃薯,要是不考虑后期封土,又要防止马铃薯块膨大后突出地表,造成青皮的现象,那就要在种植马铃薯时,把垄起的高一些,加大种植的深度,这样一来等马铃薯膨大期,可以不需要封土,地膜覆盖还能起到保墒、镇草、防病虫害的作用。
2、如果在马铃薯种植时,没有考虑到后期封土的问题,还是***用正常的种植深度下种的,那到了马铃薯即将进入膨大期,就必须要考虑封土了,但这个时候地表温度也已经提升了,地膜覆盖保温的作用也不需要了,就可以考虑掀去地膜进行封土。当然,这样做也就失去了地膜的保墒、镇草等功效了。
3、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用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都有得有失,这个要综合自己更偏向于哪一方面去选择。在马铃薯收获后,要记得把土壤里遗留下的地膜尽量的捡干净,地膜是一种非常难降解的物质,在土壤是会影响下面作物生长的。
以上是农大对马铃薯地膜覆盖种植中的一些经验分享,以供参考。你对此问题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想解决马铃薯地膜不易培土的问题并不难,马铃薯培土是防止马铃薯长了成品薯后离薄膜近,一是薯块变绿二是在高温天气下薄膜里的马铃薯会腐烂,马铃薯地膜培土可以在种植地膜覆盖的马铃薯18至20天之间进行,有培土的机器,也可以选择人工培土,培土过几天马铃薯苗就会陆陆续续的出来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先把马铃薯苗从薄膜里用人工抠出来,等马铃薯苗长到30厘米的时候再用培土的机器培土。
如何解决地膜覆盖马铃薯不易培土的难题?在农村很多人都有马铃薯,乡居小菜自己也种有,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马铃薯是喜冷凉、低温的农作物,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种到地里的马铃薯一般还处于萌芽期的,从发芽到出苗长叶,一般也要一个月左右,有时候甚至更长时间,而这主要是跟当地气候、环境有关的。
我们这边是广西的,种马铃薯一般是秋收稻谷后在田里种的,那时候是晚秋,杂草也逐渐凋零,天气也比较凉了,种马铃薯合适,而且天气不是特别冷,不算干燥,不用盖什么地膜之类的增温促进发芽、出苗;当然了,也有些是种得晚的,是冬天种,天气比较冷,低于10℃的,种马铃薯盖土之后人们一般是用稻草覆盖在上面的。
而种马铃薯使用地膜的一般是大面积种植的种植户,当地气温偏低影响马铃薯发芽出苗生长,还有考虑到虫害、土壤保水等问题就购买地膜来用了,这确实对马铃薯发芽出苗生长有一定的好处,但现在市场上的地膜大都是聚乙烯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塑料地膜,这种地膜是很难被降解的,而后期追肥、培土是要在土壤里进行的,所以会存在地膜覆盖马铃薯不易培土的问题,把地膜一一的翻出来也是挺费时间的,有些又不能二次再用了,该怎么解决好呢?
一、使用稻草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马铃薯如果上面没有覆盖地膜,那么很容易进行疏松土壤。但是现在马铃薯上面覆盖了一层地膜,因此我们只能是增加马铃薯种植的土壤深度,或者及时去除地膜来及时培土。如果增加马铃薯种植的土壤深度,在地膜覆盖后期可以不用培土。如果是后一种办法,那么就要在马铃薯幼苗大概8,9厘米高的时候,就要去除地膜,然后培土以除草与疏松土壤为主。在马铃薯整个生长发育期进行培土2次。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家有要补充,请在下方留言,谢谢大家。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多层覆盖栽培马铃薯怎样进行温度管理?
多层覆盖栽培马铃薯怎样进行温度管理?
农民二坤,为你解答。我叔叔家种植着几亩地的马铃薯,经常跟他一起干活。我的经验分享大家。
什么是多层覆盖栽培,顾名思义。就是地膜加小棚,加中棚,加大棚的种植模式,甚至到了四膜覆盖。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覆这么多层膜呢?
答案是经济效益,这种模式应用于春季提早上市的培育模式,可以使马铃薯更早上市,供应淡季市场,效益非常可观!
说重点,多层覆膜的温度管理。
开始出苗后,要及时破膜,以免烫伤幼苗。上午如果有太阳,温度逐渐升高,达到18℃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又降湿,我说的是第一层套棚,记得棚与棚之间,要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哦!同时保持棚膜的清洁,保持透光性。下午温度逐渐降低,关闭通风口,保证夜间温度不会太低。农村话:早掀棚,晚放棚,跟着太阳走一走。
这里注意,由于多层覆盖通风透气差,温度湿度高,植株容易疯长,控制好温度的同时,也要看苗增施生长抑制剂,早结薯早上市。
后期及时去膜是重要环节,不能过早,过早气温低不利于薯块膨大,过晚棚内温度高,易造成徒长。一般在清明后气温较稳定的时候去撤棚。去膜时一般先开风口让植株适应外界温度和湿度,追肥一次。
这是我在叔叔家帮忙,学到的一点皮毛,不要见笑,笑你就评论下方!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在马铃薯幼苗萌发之后,我们要及时将地膜破坏,使幼苗生长出来,不能使地膜产生的热量烧伤马铃薯幼苗。在温度高于17或者18度的时候,要及时通风透气,降低温度,还可以起到降低湿度的效果。在幼苗生长后期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除地膜。如果太早,温度低,不利于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和块茎变大。如果太晚,此时温度太高,会促进马铃薯幼苗疯长。一般在我们所说的“三月三”这个时候去除地膜。而去摸前几天,要每天通风换气,是马铃薯幼苗适应外界环境。而在马铃薯幼苗去除地膜前,就要对幼苗施肥浇水一次,因为这个时候代谢大,生长旺盛。
以上就是我对于多层栽培马铃薯的温度管理,大家有要补充的,请在下方留言,谢谢大家。
马铃薯播种方法有哪些?优点是什么?
你好,关于马铃薯播种方法大概有如下几点:
1、选种。在播种前10-15天将种薯出窖,选择薯形规则,薯皮光滑,没有感病的种薯;剔除薯形不规则,畸形,表皮粗糙老化,芽眼突出,感病的种薯;对于小型种薯可***用整薯播种。
2、晒种。种薯出窖后,经过挑选,堆放在避风向阳处让阳光照晒并经常翻动,10天左右当薯皮发绿,芽眼萌动时即可切种。晒种可起到杀菌,解除休眠,催芽,出苗整齐的作用。
3、种薯切块。切块不应太小,一般每块种薯约25克,每公斤种薯切40块左右,每个种薯带1-2个芽眼,并且要切成立块,不能切成薄片。切薯时遇到病烂薯,不但应立即扔掉,切刀还要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5%来苏尔溶液浸泡消毒。准备两把切刀,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把,轮换使用。切块后用生物菌肥或草木灰拌种并晾3-5天,起到增施钾肥的作用和促进切口木栓化,避免播后烂块缺苗。切块应在播种前2-3天进行,不宜堆放时间过长,以免造成损失。
4、整地施肥。播前深耕25~30厘米。播前1~2天,每亩用48%地乐胺乳油150~200毫升或48%氟乐灵乳油100~125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地表,然后浅混土,可有效防除稗草、牛筋草、马唐、狗尾草、苋、藜、马齿苋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使用复合肥(11-18-16)或相近配方作种肥,尿素与硫酸钾(或氮钾复合肥)作追肥;种肥推荐用量50公斤/亩,苗期到块茎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15~18公斤/亩,硫酸钾8~12公斤/亩。
5、播种。根据栽培条件和天气状况确定播种时间,一般本地正常年份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上旬,播种时行距70厘米,株距20厘米,亩保苗在4500株左右。播种深度根据土质和土壤墒情来确定,在干旱和土质疏松的地块可以播种深些,一般10-12厘米;在潮湿和土壤粘重的地块,应播种浅些,以6-8厘米为宜,覆膜马铃薯保证10-12厘米播深。
5、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一般25-30天左右,已播种地块,要对杂草进行人工拔除,同时下雨后,要破板结,以利于提高地温、透气、保证出苗快、出苗整齐,为种薯出苗创造疏松的生长环境。等到马铃薯出齐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浅。
仅供参考!
马铃薯全国各地都有种植,随着地域的种植习惯、种植模式以及种植地块大小的不同,播种的方法及方式也多种多样,繁殖方式主要为育苗移栽和茎块种植,栽培方法以垄作栽培为主。
◇马铃薯播种方法:
马铃薯播种方法,主要有育苗移栽法和块茎种植法,块茎种植法又包括开沟(犁耕或人工)种植法和挖窝穴种种植法,挖窝穴种又包括平地挖窝点种和起垄覆膜挖窝点种等,细分下来种植方式也多种多样,不管用何种方法或方式种植,只要能达到高产,就说明其优点所在。
◇各自的播种方法及优缺点:
一,育苗移栽法:
育苗移栽,是利用马铃薯薯块抽芽再生能力强这一特性来培育秧苗,整薯育苗可一薯多次分秧,既可大量节省薯块,还可提前成熟期,这是马铃薯育苗移栽种植的最大优点,其缺点是育苗移栽种植,生长期短,产量较低。
具体方法:在准备移栽前20天,把整块薯整齐排放在阴湿有散光的床土上,然后用湿土覆盖8厘米厚,再用地膜覆盖保温保墒,待芽露出时及时撤掉地膜,看土表干燥程度适量喷水,待秧苗高度达到20厘米以上时,掰取带根的秧苗就可以栽种,方法有挖窝穴栽和开沟排栽,深度10~15厘米,株距保持30厘米,行距40厘米,穴栽、沟栽以三角丁字方式为佳。
二,整薯或切块沟种法:
用整薯种植可降低马铃薯病害,用切块种植可利用和发挥其顶芽优势,出芽快幼苗壮,沟种法从种植面积上来说,对于大面积种植,可最大程度的节省劳动时间,播种深浅容易把握,能做到符合深播浅覆土要求,也便于肥料集中沟施,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产量也比育苗移栽要高,局限性是只适合无覆膜种植摸式,出苗后还需多次中耕培土起垄。
具体方法:土地耙整后,可用犁耕开沟播种,一种方法是先犁耕开沟,沟深10~15厘米,沟施肥料后放薯种块,株距30厘米,再连犁两沟宽度(大概40厘米),在第四犁沟又开始施肥放薯种,依次下去,这种方法种植土壤疏松度高,有利于根系生长。一种懒人方法是先犁一沟施肥放薯种,而后跳离两犁距离后再开沟施肥下薯种,依次进行,虽然播种速度快,但土壤通透性不好,而且给以后中耕培土会带来工作量。用切块种植,需暖种催芽,大薯块选芽切块,切成[_a***_]三角形,小、中薯块可纵切一分为二,充分利用其顶端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棚土豆四膜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棚土豆四膜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