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北大蒜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北大蒜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东北紫皮蒜种植技术?
东北紫皮大蒜的栽培技术吧。
1、整地做畦
选择平岗地沙壤土,前茬秋白菜收获后,立即整地作畦。深播20厘米,细搂两遍,同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公斤,最好施些炕洞土做底肥。
2、种植时间
一定要做到适时种植,这样才能保障蒜苔抽苔早,效益高。一般紫皮大蒜的适宜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左右。温凉的地区可适当早播,温热地区可适当延后。
3、播种方法
播种时在畦面适量灌水,然后再开沟点播,蒜沟要深浅一致。栽种时要使母瓣的背腹连线与行向平行,这样长出的新正好和生长行向垂直,使得叶片接受更多的光照,增产效果明显。另外在播种时要注意密度,若是以采收蒜苔和蒜头为主,一般栽培密度为5-6万株/亩。
4、肥水管理
东北白皮蒜种植技术?
白皮大蒜是大蒜的一个品种,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特殊蔬菜,具有抗菌、增强免疫的作用。
白皮大蒜的种植技术:
白皮大蒜是大蒜的一个品种,我们经常在制作美味佳肴的时候用来去腥解腻,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特殊蔬菜,具有抗菌、增强免疫的作用。
1、种植时间
大蒜适宜冷凉的气候条件,幼苗耐寒性强,大蒜播种后在3~5℃时就可以萌芽发根,出苗后适宜生长温度为12~16℃。一般来说露地秋播大蒜适宜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播种太晚会因高温缩短生育期,影响质量及产量;播种早易受冻害。
2、大蒜选种
根据不同收获部位选择合适的大蒜品种很关键。根据蒜瓣大小可以将大蒜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以收获蒜苗为主的选择小瓣蒜的早熟品种,如白皮蒜,生育期短上市早。以收获蒜薹及蒜头为主的选择蒜瓣较大的大瓣蒜,主要为紫皮蒜品种。为了保证产量和质量,蒜种要选择蒜瓣大小均匀、无霉烂,茎盘好的蒜瓣。播种前剥去一部分蒜皮,除去小瓣蒜。
3、播种方法
播种前可以将大蒜晒1-~2天,为了防止播种后霉烂可以将蒜种在多菌灵中浸种4~6小时。青蒜(蒜苗)一般要求株距2~3厘米,行间距13~-17厘米,每亩用种250~350千克;以收获蒜薹和蒜头为主的一般要求株距7~8厘米,行间距14~17厘米,每亩用种150~200千克。合理密植不仅保证质量,也能保证产量。播种深度一般在3~-4厘米,太深或太浅都影响出苗。
4、水肥管理
白皮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地与倒茬。种植大蒜的地应选在土壤平整,灌水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大蒜应与小麦、蚕豆、胡萝卜等作物轮作倒茬,以防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 2、耕作与整地。秋耕冬灌年前蓄足底墒水,整成待播状态。早春耙地耱平打埂作畦,畦宽2米左右。 3、施足基肥。在秋耕整地时,腐熟的牛羊粪5000-6000公斤/666.7平米,并配合50-60公斤/666.7平米的磷肥,一次施人耕层作底肥,然后秋耕冬灌,以备春耕。 二、播种技术 1、选种。选择无病、贮藏期间没有受冻、受热、受潮的健康的大瓣蒜作种,最好是异地种,如引自南疆乌什一带或本县前山区的蒜种。 2、晒种。播前晒种1—2天,降低含水量。在剥蒜时一定要把蒜瓣基部坚硬的木质茎盘掰去,以便使种子吸水萌发、生根。 3、浸种。在播前1~2天将剥好的***置于清水或小于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可提前出苗7—10天。 4、播种。当气温稳定在2-4℃时,开始播种,也就是在“清明”前5天为大蒜的适播期,最迟应在4月20日前播完。播期过晚不宜成熟,并易形成“鸡腿蒜”。 开沟播种株行距为lox20或13X25厘米,播种深度4-5厘米为宜,保苗株数25000株/666.7平米;喷灌区株行距可加大到5X30厘米,保苗株数45000株/666.7平米,用种60~75瓣(50头/瓣)。播种时带种肥磷酸二铵7—10公斤/666.7平米,撒人沟内做种肥,覆土、镇压。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一般应在出苗后至4叶期进行两次。植株5叶后,根系生长趋于旺盛,在地表3厘米土层内,田间根系基本衔接,要避免中耕,应人工拔除杂草,以防草害。 2、灌水。大蒜苗期不宜过早浇水,要进行适当的蹲苗。一般头水应在5叶期进行为好,以后每出2片叶浇水一次。 特别在抽蒜苔期要保持田间湿润,有利于抽苔和蒜头膨大,此时喷灌区一般每隔2—3天喷一次,全生育期浇水6-7次。 最后一次应在收获前15天进行,切忌后期灌水过多,以防贪青晚熟和锈病危害。 3、追肥。大蒜抽苔前用尿素追肥10公斤/666.7平米,抽苔后用尿素8公斤,共追肥4次。抽苔过后要特别重视及时浇水,以利蒜头的膨大,全生育期追肥32-40公斤/666.7平米。 4、打蒜苔。当蒜苔抽出后7—8厘米要尽早打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北大蒜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北大蒜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