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花生技术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种植花生技术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花生种植如何做好管理?高产的要点是什么?
花生的产量不高,在土壤肥沃的情况之下,亩产量在800~1000斤之间。如果是土地贫瘠,亩产量可能会少一点,在600~800斤之间。由于花生的收购价格比较低,加上产量不高,给种植户带来的收益非常有限,故而,种植户往往想通过提高产量来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那么,如果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呢?
在播种之前,应当有意识的去挑选可以带来较高产量的品种,比如花育、豫花或者东海等一系列的花生品种。同时,对于购买回来的***,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处理。一是,带壳晒种2~3天,具有提高发芽率和杀菌的作用。此外,在播种前一个星期才剥壳,不可过早了;二是,踢出破碎、发霉、小个的籽粒之后,将饱满的花生***与多菌灵、辛硫磷进行药剂拌种。
给花生巧施微肥
给花生提供营养,平时施肥不能少,但是要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就不得不思考一下微肥的施用。首先是,硼和钼这两种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不大,但是影响很大。故而建议在初苗期和花期,使用硼砂兑水喷施,各一次。进入生长期的时候,在使用钼酸铵水溶液喷施叶面一次。此法可达到增产20%的目的。
其次,追施钙肥和磷肥。在花生进入结果期的时候,可以施石膏和过磷酸钙,具有增加饱果率,提高***含油量的作用。
好了,以上关于提高花生产量的管理技巧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实践证明,地膜覆盖花生比露天栽培的产量要高出30%左右。因为地膜覆盖可以保温保墒,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地膜覆盖花生要想得到高产需做到如下几点;
一种植地选择最好选择沙性土壤,因为啥星土壤透气性好,再就是保水、保肥能力好,黏土不适宜种植花生。
二,春季覆膜花生比露天栽培的提前12天左右,播种后及时覆膜深度三厘米左右。注意播花生前地块要墒情好,不能太干旱,否则先浇地,适时播种,以保证出苗齐、苗壮。花生出苗以后要及时破膜放风,防止高温灼伤幼苗。
三,播种花生时要一次性施足基肥,不宜追肥。最好用农家肥7000斤左右加适量的再含氮量较高的复合肥作为基肥。如果肥量不足确实需要追肥时,可以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或海藻酸加尿素水溶液,有利于保证高产。
四、覆膜以前可以用33%的二甲戊灵封闭除草。
五、药剂拌种。每公斤***用25%噻虫.落.霜灵悬浮种衣剂4-8克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根腐病等病虫害。
花生高产的方法
一、精施肥。施入基肥***用一次性施肥方法,亩施腐熟家栏肥1000公斤,花生专用复合肥50公斤或复合肥75公斤,加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硼砂1公斤于犁翻前全层均匀施下。
二、喷叶肥。根外追肥可于结荚期以后叶面喷施1%的尿素溶液和2%-3%的过磷酸钙1-2次;也可每亩用钼酸铵50克,加水50公斤喷施,10天后再喷1次。
三、巧控苗。花生始花后40-50天即花生结荚前期,当植株长至30厘米时,应及时叶面喷施70-100毫克/升ppm水溶液,每亩可用液50-75升。可使花生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倒伏。喷后若生长仍过旺盛,可隔10天左右再喷施一次,确保植株高度在30-40厘米。
四、花生踩秧。在花生生长旺季,***取人工踩秧措施能控上促下,促使果针下扎,可使单穴有效果数增加3-5个,使产量提高20%。方法是: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选晴天下午3时后,用脚将直立的花生秧踩倒,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促使果针早入土达到控上促下增果增收的目的。
五、巧施钙肥。花生需钙量大,对钙的需要量多于磷接近于钾,尤其在结实期需钙量大。在缺钙或缺硫的土壤中施用石膏,有利于花生果壳的形成,提高结果率。
六、巧施微肥。花生对硼、钼等需求量虽少,但影响却很大。在苗期,花期,每亩用0.2%硼砂水溶液50公斤对叶面各喷洒一次;生长期,每亩用0.1%-0.2%钼酸铵水溶液50公斤对叶面喷施一次,每亩增产可达20%。
七、整株套圈。在花生盛花期进行整株压圈,能改善穴内株间的拥挤状况,充分利用空间与光能,缩短果针与地面的距离,扩大结果范围,有利于果针早扎土,多结果,结饱果。其方法是:盛花期压圈,用直径30-35厘米的柳条编成圆圈,压在三棵花生苗的中央部位,使每穴花生各占1/3,使茎枝尽量匍匐于地面即可。
八、剪枝。花生开始有花苞时,用剪刀把病枝和无花向上枝剪掉。剪无花枝时对枝叶矮小的每窝留3-4枝,枝叶高大的每窝留2-3枝,这样可达到果实饱满个大的目的。
九、摘除主茎。花生的顶端优势非常突出,在盛花期10天后摘除主茎增产效果明显,每亩可增产15%左右,过早或过迟摘除效果不显著。
花生高产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控旺和保叶,如果控旺做不好,就会严重影响花生的开花下针,如果后期不能保叶,则花生失去了营养供应,也会造成花生秕粒增多影响产量。
控旺问题:
施肥:花生属于豆科作物,一旦根瘤菌在花生根部形成根瘤,花生就可以自行固氮,此时过多的补充氮肥就可造成花生旺长,故施肥时要以腐熟的有机肥和平衡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尿素;
浇水:适当的土壤墒情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在花生下针之前过多的雨水容易导致花生旺长,影响开花下针;
控旺剂的使用:
品种:多效唑,烯效唑,B9(因致癌已禁用),调环酸钙,甲哌鎓·胺鲜酯,氟节胺等;
用法:对于很多控旺剂来说,即控秧、又控果,所以在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期。笔者认为在花生下齐针之前建议根据雨水情况和花生长势,以半量喷雾为主,以免影响开花下针,造成针不入土的现象,在下齐针之后可以使用正常剂量进行喷雾促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促进膨果。
保叶问题:
花生早期落叶无外乎三种原因:一是早衰;二是病害(叶斑病);三是逆境生理现象。
预防措施:药剂选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吡唑醚菌酯,嘧菌脂,嘧菌脂,肟菌酯,烯肟菌酯等),***类药剂(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己唑醇等),目前花生保叶以吡唑醚菌酯为最有选择。
问题:目前花生怎么管理才能高产?
进入夏季以后,由于高温多雨的天气比较频繁,那么相对而言,花生的病虫害在这个季节也相应的会增多,因此,做好夏季花生田间管理非常重要,那么到底该如何管理才可以保证花生获得高产呢?
一是花生病害的防治,在夏季多雨环境下,花生最容易爆发叶斑病,特别是褐斑和黑斑,一旦受害,一般减产10-20%,如果比较严重将减产达30%,所以做好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很关键。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上一方面是清除病残体,播种前及时处理堆放的花生秧子,以消灭病害初次浸染源;另一方面就是轮作换茬。在药剂防治上,花生生育期内,自始花起根据病情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物;花生生育后期不再喷多菌灵,要选用吡唑醚菌酯加苯甲丙环唑进行喷施,十天左右一次,连续使用2-3次。
二是肥料方面的管理。如果在播种花生时底肥使用不足,后期又没有能够追肥,那么在多雨的情况下,花生田里的养分在雨水的冲刷下会流逝,因此及时为花生田进行追肥,追肥以每亩10公斤花生专用的肥料为宜。同时也可以选择在花生饱果期的时候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一般是30斤水兑各15克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三是控制花生旺长、徒长。如果前提花生底肥足、追肥及时,那么在多雨的季节,花生就会出现生长过旺的情况,这样就影响花生的产量,只长叶蔓,不怎么结果,或者结果品质不好。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花生使用矮壮素来控制其旺长,用量为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节,一般为一公斤水对3000毫克的药进行喷雾。
在夏季这个多雨的季节,只要花生种植户做好了这三点,花生有个好的收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三农问答达人,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花生技术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花生技术管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