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姜种植技术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黄姜种植技术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姜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1、选种黄姜以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为主,应选择饱满、个头大、芽密、根茎充实的黄姜做种。
2、播种将挑选出的根茎截成2-3厘米的小段,每段要有1-2个芽眼,按行距20厘米,株距15-18厘米,于11月底开始栽种,可穴点或沟播。每667平方米(1亩)约需种根6000-8000个。
种植技术:用根茎繁殖。栽种期在四川、陕西等地,多于夏至前后,浙江地区在清明前后。按行距33~40cm,株距25~33cm开穴,每穴放入姜种3~5个,覆盖细2~3cm。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施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栽后约20天左右即可出苗。
收益:姜黄一般来说至少要种植两年才能进行采收,而姜黄种植的成本包括姜黄种的费用大约是七百五、肥料费用约为两百、支架费用四百、土地租金六百到一千、人工及其他的费用约为六千,那么种植一亩的总成本是一万二千块钱左右。而种植一亩姜黄可生产五千斤,按照市场价格十块钱来算,每亩的经济收益是五万左右。这样减去种植的成本之后,每亩的净收益也能达到三万多块钱。
平均每亩的鲜货产量大概在5000多斤左右,种植一亩黄姜的话,大概可以收获5000-8000斤左右的黄姜。
1.选地:宜选择25度以下的缓坡地或平地,半酸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不易积水、交通便利的田块。
2.整地:播前土壤深翻25—30厘米,打碎土块,捡净石头、杂物等,接纳雨水,让土壤充分熟化。
3.配方施肥:黄姜属薯蓣类藤蔓作物,需肥量大且生长期追肥难度大,要获得优质、高产,务必实行配方施肥,重施底肥。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或碳基营养肥300—5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75公斤。
4.挖种与播种:播种以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为佳,力争做到随挖随播,防止种子长期堆放霉变影响出苗。挖种与播种应避开“三九天”,以防冻害发生。
5.选种:以当年生根茎为佳,无病虫、无霉变,每块***且具粗壮芽头2—3个。
种植技术:
1.选择肥大无病虫危害的健康姜块做种;定植前应用药剂浸种消毒;
2.4月上旬定植,亩种植4500~5500株为宜;
3.苗期勤除草,及时施肥,雨季要注意排水,干旱要灌跑马水,7~8月要遮荫;
亩收益:3000元。
贵州二黄姜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地整地。黄姜是一种块根植物,喜气候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且分布较均匀的环境。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怕积水、忌连作。宜选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耕作层深25厘米左右)、肥沃、上层土质疏松,底土层较坚实且透性较好的砂质壤土田,或丘陵土层肥沃、疏松湿润的平缓地种植。冬季深翻土25厘米左右,让土壤过冬充分风化,消灭土中病虫害和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种前再犁耙一次,使土层松碎,地面平整。
2、选种栽种。将黄姜种栽培在已整理好并施有充足基肥的垄畦上。垄畦控制在1.2米—1.5米左右。在种茎栽培入士前,可用手掰成5厘米—10厘米小段,要求每段有2个—3个壮芽,掰好的块茎要推开放在地面上1—2天。待伤口愈合后播种,以免细菌感染伤口。栽种方法多***用穴栽,穴深6--8厘米,行距30--40厘米,穴距27--33厘米,行与行间的穴窝交错排列,下种前在每个穴的肥料上盖上一层薄土,每穴放种2--3个,芽向上,覆土厚2--4厘米,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护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出苗生长。
3、田间管理。种植时若畦面不盖草,齐苗后要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看杂草的生长情况及板结程度进行多次畦面盖草。当草腐烂后,若土壤板结及滋生杂草时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7月份以后,植株基本封行,中耕除草可以停止,中耕时宜浅,防止伤根。黄姜是一种喜肥植物,且生长期不长,需追施充足的速效肥料,才能提高产量,但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否则茎徒长,块根不多,头次追施肥料宜在整齐出苗后(4--5月)结合第一、二次中耕除草重施氮肥,适施磷肥。
4、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防治根腐病。该病多发生在6--7月或12月至次年1月。发病初期侧根呈水渍状,后黑褐腐烂,并向上蔓延导致地上部分,茎叶发黄,最后全株萎死。防治方法:雨季注意加强田间排水,保持地下无积水;将病株挖起烧毁,病穴撒上生石灰粉消毒;植株在11-12月自然枯萎时及时***挖,防止块根腐烂造成损失;发病期灌浇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姜种植技术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姜种植技术图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