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殖致富脱贫日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养殖致富脱贫日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农村养蜜蜂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问题:在农村养蜜蜂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贫困户如何脱贫?这是当下很多帮扶干部很头疼的事情,因为农村贫困户的脱贫因为着收入的增加,而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增加收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没有外出务工的人员来说,仅仅依靠在家种地来计算收入的话,那么他的家庭也就只有生产经营性收入,这个在计算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时候,还需要减去生产经营性支出,农村贫困户如果是单纯的的种植粮食作物,这个收入真的没有多少,多则几千元而言,除非是那种粮大户有可能过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农村贫困户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就成了每一位帮扶干部及地方***考虑最多的问题,养殖蜜蜂这个项目可以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在我们这里也有关于农村贫困户养殖蜜蜂的项目,在我看来,这个项目相比较其他的养鸡、养猪而言,还是可以的,只要做好贫困户养蜂技术培训,保障养蜂成活率,同时补充当地的蜜源,可以考虑种植油菜花等,蜜蜂养的多了,蜜源的多少很关键。等贫困户蜜蜂产蜂蜜后,由相关企业统一收购,建立当地的品牌向市场销售,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箱中华蜂可以产蜂蜜10-20斤左右,一斤蜂蜜市场的售价在50元左右,一户贫困户一年养殖30箱蜂蜜,均产15斤蜂蜜,那么可以收入约17500元,这个收入可以让农村一个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实现脱贫。这个前提是贫困户有好的养蜂技术培训或指导,保证蜜蜂成活率及产蜜量。
因此,在我看来,农村贫困户通过养殖蜜蜂是可以脱贫的,一方面需要保证其养殖的规模,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当地的蜜源情况及养殖技术培训,最后需要统筹做好土蜂蜜的品牌建立及销售问题。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我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三农问题,欢迎大家的关注!
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
在云南怒江州贡山和大理州宾川县做中蜂扶贫工作两年了,太多的感慨。
我们按当地中蜂蜂蜜价格来做个计算,一斤八十元。一箱蜜蜂一年产蜜20斤算,再低点,10斤!也有八百元收入。贫困户脱贫的年人均收入好像是2750元。人均四箱当年就脱贫了。
但是,养蜂不同于其他养殖业。技术含量要高。需要精细化管理,这是必须的。
目前的状况是,当地***与我们公司,剃头挑子一头热。***着急脱贫,老百姓不急。而且已经行程一种惰性,就是钱财物留下,至于人来不来,技术不技术的不关心。本来我们做技术指导的,最后成了我们自己幸幸苦苦养蜜蜂。他们连来看都不看,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产了蜜了,兴趣就来了。首先问,分他多少?
一不出钱二不出力,就等拿钱。这就是太多贫困户的心理。
所以,两年了,今年我们改变模式。做示范点,养给他们看。繁殖蜂群、取蜜等过程,让当地***组织贫困户来参观,来算账。先把兴趣提升起来,愿意参与,愿意学习、愿意养蜂、愿意干!才能脱贫啊。等、靠、要……永远都脱不了贫。
中蜂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管理少等特点,是广大山区农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好项目。那么,在农村养蜜蜂能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一、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
中蜂养殖,投资小、见效快,在气候环境适宜、蜜源丰富的山区农村,当年就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实例1:闽西山区气候适宜、蜜源植物丰富,神坛坝村养蜂合作社杨荣林,2019年活框养殖中蜂180群,夏季产蜜3000余斤,当地零售价每斤60元。杨荣林告诉蜂语语,今年前期雨水偏多、后期干旱,受气候影响今年产量比去年减产三成左右。杨荣林还介绍道,今年总共出售蜂群100群;如果天公作美,冬季还能***集300斤以上的野桂花蜜。
实例2:闽西黄家地村民黄有明,2018年投资20000余元,购得中蜂30群,加上自己诱得蜂群7群,当年收获蜂蜜600斤。黄有明种植了大片的黄花梨果树,蜂场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养蜂为他额外增加了不少收入。
二、中蜂养殖的社会效益
1.山区农村占据养蜂的天时地理,山脚林畔、房前屋后都可以养殖。可以专业养殖也可以业余养殖,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提高了农村人的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养蜂已经成为农村残疾人养家糊口、脱贫自救的好路子。一些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通过养蜂过上了自给自足、自食其力的普通人生活。
3.中蜂养殖受到越来越多离退休人员的青睐,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余热,又改善了生活。
蜜蜂养殖是贫困农户脱贫的甜蜜事业!蜜蜂分中蜂和意蜂两种,从养殖的难度来说,中蜂养殖相对比较简单,投入成本较低,养殖范围广泛,房前屋后都可以养殖,像甘肃省清水县的大部分地方都有传统养殖中蜂的历史,而且生态环境良好,蜜源丰富,很适合中蜂的养殖,由于中蜂养殖要求低,投入低,管理粗放,意味着产出也低,但反过来说,正因为酿蜜的时间长,工艺简单,产量少,所产蜂蜜营养价值更为丰富,是很多中药不可或缺的配料,也是人们保健养生的好产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养生,因而优质的蜂蜜成为了首选保健产品,蜂蜜的市场前景广阔。从清水的养蜂情况来看,每箱蜂年产蜂蜜20斤,每斤按照收购价50元算,一箱蜂就能有1000元的收益,每家养殖10箱蜂就会有1万元的收入,贫困农户脱贫也就有了保障,所以贫困农户养蜂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径,当然,养蜂也需要技术,特别是蜜蜂对生存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农户不懂技术,环境卫生脏乱差,也会导致养蜂的失败!
农村致富的路子很多条,在农村养蜜蜂也是脱贫路子之一。养蜜蜂能不能脱贫,如何实现脱贫?其中的道道也不少,不能简单一句话想脱就脱。桂农通认为,要实现养蜂脱贫,要有条件,归纳成为“4个有”:
一要有技术。
蜜蜂的养殖,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技术。比如如何越冬,如何分蜂群,如果安放蜂箱,如何避免[_a***_]来袭击,如何防止其他动物来偷吃蜂蜜,如何取蜂蜜,如何异地放蜂,等等。
虽然蜜蜂有家养也有野养,看起来很简单,好象将蜂箱摆到有花的地方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不说有没有***到蜜,也许养不到两个月你的蜜蜂就全飞走了也说不定呢。
二要有蜜源。
养蜜蜂,必须要有让蜜蜂***蜜的花源。而大自然里这么多的花,并非是每一种花都有蜜可***。因此,选择合适的花蜜源地方放养,非常关键。同时,还要注意在作物喷药的期间将蜜蜂关起来暂时不放。
据本人了解,广西目前的600多种开花植物中,共有412种植物的花为蜜粉源植物,其中经济作物类蜜粉源植物有88种。有了蜜蜂,找到了蜜源,养蜂***蜜才有可能。
三要有人力。
养蜜蜂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人力。平时的看护,每天都需要人巡回查看蜜蜂的飞行及***蜜情况。如果有哪天看不到或是偷懒不管,就可能出现被偷蜜或蜂群飞走的情况。
如果花蜜***完了,要转运到另一处蜜源地,还得找来大卡车装上群箱拉去。总之,养蜂离不开人,如果没有人力,要想养好是不可能的。
四要有销路
在农村养蜜蜂,目的就是***蜜出售赚钱。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蜂蜜鱼目混珠,真***难辩,卖价也是高低不一。有的***货,卖一二十元一斤也有;也有的说是野生蜂蜜,卖到一两百元一斤。
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市场上的蜂蜜是真的。因此,作为农村贫困户如何打开市场销路,如何让手中的蜂蜜变成钞票,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养蜜蜂脱贫致富,是完全可行的,但要有技术,有条件,有人力,还要找准销路。现在的今日头条大力扶持产业脱贫,如果你有好的蜂蜜,也可以借助头条的平台拓展销售,相信头条一定会给予关照支持!
想了解更多三农问题解答,请点击占上角红字关注“桂农通”,谢谢分享,谢谢支持!
讲一讲你家乡农业扶贫产业有哪些?效果如何?
很高兴受到您的邀请,来回答您提出来的这个面题,作为一个农村娃出生,我参加工作近四十年,但对农村和农民,常常怀着深厚的感情,时常关注农村农民的发展状态。由于我们这里属于小县城,虽说离乡,但并未离土,因为存在地域差异,也许我的回答,不能让您满意,但我是抱着真诚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和气侯、地质、交通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一直是国家关心和关注的话题,这些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和生存状态,三年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主要还是针对农村和农民!
就农业扶持而言,坦率地说,您所处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与我们存在着巨大差异。我们这里地处粤头楚尾,气候宜人,接近亚热带,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右,而贵地地处西北高原,山高水少,自然环境恶劣,农村和农民的耕作条件,与我们当地不可同日而语。
就农业和农村扶持政策,肯定由于环境不同,各地在扶持方面也各有侧重!
在我们当地,如退耕还林,长江中下游天然林保护,美丽乡村建设,通村通乡公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专业合作社,种田耕地大户扶持,专业种养扶持,…等等,中央出台的惠民扶农的政策,相当多,也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由于我们这里离广州近,离长沙远,改革开放以来,做生意,打工,很多农民都往广东跑,相对而言,既方便,谋生增收也容易些!
但外出务工以后,耕地抛荒,留守儿童和老人,又成为了新的社会问题。
通过土地有序流转,鼓励大户承包和专业合作社,创办寄宿制学校,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扶持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发展规模化种、养殖业,这些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和理顺。
总之,由于存在地域、自然条件和气候差异影响,各地出台的扶农惠民政策,肯定也会因地施策,各有侧重,欣慰的是无论如何,党和***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前所未有,水涨船高,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致富脱贫日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致富脱贫日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