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慈菇种植技术
- 2、茨菇的种植方法
- 3、慈菇的种植方法
- 4、茨菰(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
- 5、茨菇种植与栽培技术
- 6、能吃的水生植物慈菇如何种植
慈菇种植技术
1、种植茨菇要选择水分充足、营养丰富的稻田,并向其中施入农家肥、绿肥,提高含肥量,然后将茨菇幼苗栽种在土壤中,保证栽种深度在十厘米左右,后期管理时要为茨菇定期喷洒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消灭虫害。
2、水肥管理以浅水勤灌, 严防干旱为主。栽植前期保持3-6厘米浅水, 在茨菇整个大田生长期, 每隔15-20天应匀田一次, 直到抽伸匍匐茎为止, 通常需要匀田2-4次。
3、种植慈菇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好的田块育苗,种植前要整地施肥足基。栽植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生长期间,宜常维持浅水,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定植方法:秧苗仅保留十六至二十厘米的叶柄,将其以适宜的行间距栽种到土壤。后期管理:生长期施四次以基肥为主的肥料。
茨菇的种植方法
茨菇属于多年生沼泽草本,适合生长在水肥充足的田地中,栽种茨菇可以选择稻田、溪边等场地,并向田地中泼洒腐熟的农家肥、绿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了让茨菇更好的生长,还要对田地进行翻耕。
种植时间:茨菇在每年的四到五月份种植。育苗处理:将球茎的顶芽掰下,放在阴凉处晾干后栽种到沙床内。定植方法:秧苗仅保留十六至二十厘米的叶柄,将其以适宜的行间距栽种到土壤。
选地整地 茨菇适宜在肥沃、排水性良好的环境下生长,所以选地时,尽量选肥力充足的水田种植。选好地后,深翻土壤,并施入适量天然肥料,然后整平,放入适量水即可。选种及插苗 (1)插苗时间:6月底至7月初。
慈菇的种植方法
选择田地:慈菇种植,需要充足水分,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围田种植。底肥:种植前一般每亩施绿肥2500公斤或猪牛粪1000公斤作基肥,1周后种植。
种植慈菇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好的田块育苗,种植前要整地施肥足基。栽植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生长期间,宜常维持浅水,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场地 茨菰适合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因此需要选择一个通风、湿润的场地。最好是河流、湖泊或者池塘附近的湿地环境。步骤二:准备土壤 茨菰的根系需要深厚的泥沙土来生长,因此需要在种植前将土壤进行改良。
慈姑的种植方法:育苗 为了促使慈姑早出芽,育苗前可先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留种用的顶芽用芦席或草包围好,上面覆盖湿草,于燥时洒些温水,保持在15℃以上和一定的湿度,经10~15天出芽后,再进行露地育苗。
慈姑的种植时间多在春季,一般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都可以进行,气温要保持在15℃以上,这样才更容易生根发芽。通常选用它球茎的顶芽进行种植,从茎的第三节会长出须根,之后会萌芽生长。
慈菇喜富有机质的粘壤上,土层约20厘米,耕地时亩施堆肥或人粪尿1000公斤,并配合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为基肥,翻耕耙平,灌浅水后即可种植。
茨菰(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
茨菰(Typhalatifolia)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属于禾本科茨菰属。茨菰具有高度适应湿地环境的特性,能够在水中生长,是湿地中的生命之源。茨菰的生态意义 茨菰在湿地中担任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茨菰读音:cí gu。茨菰,也称作“刺菰”或“马蹄”,是一种生长在水域边缘的植物,属于蔓生植物的一种。它的学名为Trapa natans,是一种浮叶水生植物,是水鳖科(Trapaceae)的植物代表之一。
茨菰为慈姑属淡水植物,约20种广布全球。茨菰属于多年生,草本,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从生长环境上看,它一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
茨菰,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慈姑(S. sagittifolia)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则栽培以食用其球茎。
茨菇种植与栽培技术
种植时间:茨菇在每年的四到五月份种植。育苗处理:将球茎的顶芽掰下,放在阴凉处晾干后栽种到沙床内。定植方法:秧苗仅保留十六至二十厘米的叶柄,将其以适宜的行间距栽种到土壤。
茨菇栽培应选择灌溉方便, 土壤耕作层在20-30厘米, 土壤肥沃、结构松散、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水田, 土壤酸碱度微酸或中性比较适宜。栽培茨菇要求精细整地, 灌水深耕。翻犁耙平后灌水泡晒, 呕田10天左右, 使土壤充分熟化。
选地整地 茨菇适宜在肥沃、排水性良好的环境下生长,所以选地时,尽量选肥力充足的水田种植。选好地后,深翻土壤,并施入适量天然肥料,然后整平,放入适量水即可。选种及插苗 (1)插苗时间:6月底至7月初。
能吃的水生植物慈菇如何种植
1、选择田地:慈菇种植,需要充足水分,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围田种植。底肥:种植前一般每亩施绿肥2500公斤或猪牛粪1000公斤作基肥,1周后种植。
2、选田:慈菇从种植到收获期,需要充足水分,故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围田种植,不宜在有咸水的地方种植。施足基肥:种植前一般每亩施绿肥2500公斤或猪牛粪1000公斤作基肥,1周后种植。
3、一般我们会选择健康、大小适中、完全成熟的种芽,然后切除部分球茎,再用多菌灵浸泡20分钟左右后将其晾干,进行越冬储藏,在播种之前,将其放到清水中浸泡两天左右即可播种。
4、种植慈姑最好提前做好基肥,亩用1500至2000公斤的腐熟厩肥作为基肥。将球茎顶芽切下丢入水塘催芽或用窝席围好,上盖湿草,并随时浇湿,保持15℃以上气温,约10~15天出芽即可插芽育苗,每亩大田需用顶芽10~12千克。
5、种植慈菇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好的田块育苗,种植前要整地施肥足基。栽植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生长期间,宜常维持浅水,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6、为了提高慈姑的出芽率,需要在育苗前给它进行催芽。将顶芽用芦席包裹起来,上面要覆盖湿草,气候干燥的话,可以洒一点温水,注意保温和保湿。通常10-15天后就会出芽,出芽后露地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