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无货源农产品电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无货源农产品电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做电商,一手的农产品货源哪里找?
农产品用电商的方式,从产地直接走向全国各地。这段时间云南的冰糖橙陆续上市了,要是放在以前没有电商的年代。
如果你生活在上海,想吃冰糖橙,你就得去水果店或者商超才能买到。而水果店或者商超的冰糖橙,往往也会先从云南产地到上海的水果批发市场,再由水果批发市场到水果店或者商超。
当然,商超可能是由产地直接拉过来的。但是水果店,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因为水果店的体量达不到。
现在有了电商,云南的冰糖橙就可以直接从产地发往上海了。这不仅压缩了冰糖橙到消费者手上的时间。目前快递时效性往往是隔日达,偏远地区隔两日达(从快递揽收开始计时)。
这相比把冰糖橙先拉到批发市场,然后再由批发市场拉到水果店来说,还是要节约时间。毕竟在批发市场的冰糖橙,还得等买主。哪怕就是不等买主,直接拉水果店,中间也得停留一段时间。这停留的时间,就没人能说清楚有多少个小时了。
而且由于减少中间环节,如果在快递费用给力的话,还能节约成本。
为了压缩中间环节,节约***购成本。这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寻找一手货源。
寻找一手货源,理论上来说,直接去产地就好了。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由于我们国家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小规模种植。因此,一户两户甚至多户农户家里的农产品,往往满足不了销售需求。
当然,要是没达到这个体量,也就不用跑产地去找货了。毕竟成本在那摆着呢。
如果我国农产品全部实行电商网络销售,省去中间商环节,可行吗?
现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的确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方式,但是农产品的电商化并不意味着“省去中间商环节”。
按照题主的说法,农民自产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圈子、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直接面对终端客户销售出去,这里是没有“中间商环节”的。
我们先看一下“中间商环节”起到什么作用,谁又在充当这个角色的。过去农民收获了农产品,销路只有一条,通过商贩回收,再到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最后到终端客户。里面的环节较多,但是符合过去流通体系不发达的情况,同时,这些中间商也在对农产品进行分级。例如水果,规格不同,价格也会不同,他们把水果分类后销售给不同的消费群体。
再来看现在的农产品电商,那些***主播们卖的农产品并不一定是自己家的农产品,或者不完全是。这里***主播们充当的就是“中间商”,而那些等级较差的农产品,依然需要通过其他渠道销售出去。
若是农民们自产自销,将会面对很大的“流量压力”,因为不是所有的农户开网店都会轻松地“破零”,也不是所有的农户开直播,就有人观看并购买。
农产品的电商化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再改造,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中间环节,使流通效率更高了,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中间环节。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和您一起回味乡土、乡村、乡情!
我国农产品全部实行电商网络销售,省去中间环节,我个人感觉这个想法不一定能完全行得通。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电商确实大行其道
最近几年随着公路物流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农产品外运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特别是生鲜蔬菜一类需要保鲜和讲究时效性的农产品。农村电商直卖也在这个基础上得到了蓬勃发展。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更是为农村的农产品销售开拓了一个非常好的有益补充。但网络电商渠道从目前的销售态势来讲,仍然不是主流模式。
第二,从产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当农产品特别是生鲜水果一类的农产品大量上市的时候,为了保证新鲜,对仓储的要求很高,而时效性又不可能分散到每个消费者,很难让所有人一次性将所有水果全部购买。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消费群体是通过中间商的储运,分散到全国各地,买个水果店,买个蔬菜摊,每个超市都需要销售。所以这个中间环节是省也省不掉的。
另一方面,网络购物虽然兴旺发达,但仍然不是所有和全部。有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物流还无法接触,他们在购物选择上只能是通过线下渠道来实现。还有些人对于网络购物仍然存在一定的疑问,他们愿意选择在线下销售点来购买,因为他们更加直观,可以现场挑选。另外有些老人的消费观念也不一样,他们没有使用过网络可能不会操作,而这些人是购买水果农特产品蔬菜一类的主力军之一。因此线下的中间商和销售终端必须存在,而且一定会存在。
所以我个人认为农村土特产品全部通过网络销售,这种想法并不能完全实现,但是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来处理。一方面通过线下中间商,一方面通过线上零售终端实现了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覆盖,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农村的土特产品卖出去。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农产品全部实行电商网络销售,省去中间商环节,获取最大利润,这种想法很理想,但现实却十分骨感,不可能实现。因为,很多人只看到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农产品电商的制约因素。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适合电商网络销售。
第一,如果农产品的价格太低,不适宜电商销售。这样的农产品,我觉得并不少。有的东西,农民种出来后,就那么一两块钱甚至就是几毛钱的一斤的价格,如果通过电商用快递寄到外省甚至北方去,邮费比产品当地价格要贵出很多。
我记得广西的荔枝结果大年丰收的时候,荔枝的价格只有一两块钱一斤,但寄10斤荔枝到北京却要收快递费六、七十元!说实在的,这样价格的农产品真的不适宜走电商。
即便勉强走电商销售,也会让消费者总说太贵太贵不值得!时间一长了肯定会收到一大堆的吐槽,不仅影响口碑,更会影响农产品的形象。
第二,如果农产品保鲜期太短,也不适合电商销售。同样以荔枝来说。荔枝这种水果非常好吃,杨贵妃当年都命令产地千里快骑送长安品尝,说明真的美味。
但是,荔枝的最大缺点就是保鲜非常难,采摘下树后一日香变,两日味变,三日后连颜色也变了,如果常规的快递寄到北京后,少说也要四五天时间,荔枝不是坏了就是变味了,加上快递费不菲,北方的消费者除了吐槽还能干啥?
当然,有人说用顺丰快递可以更快送达,但快速度的寄递要用钞票来换取的,这又不得不涉及到快递费用问题了。遇上这类保鲜期短一定要走电商的农产品,短途的快递运输可以,最好不要发货太远。
第三,如果农产品不好包装,同样也不适合搞电商。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去年底的桂林兴安的南丰蜜橘由于长时间阴雨,导致出现滞销。巧妇9妹、小六视野等电商红人到兴安想帮助电商销售,结果是左右为难。
南丰蜜橘的皮很松软,加上雨水淋过,根本无法受到重压。蜜橘本来就是几毛钱、1元钱一斤的东西,再加上泡沫袋、泡沫箱包装,而且还只能装两层果,寄到外省已经是三四天后了,有不少果都坏了。
不可行的,中国地大物博,而且中间商的作用很大,你邮寄的成本是多少,中间商一车弄过来折算成商品加价成本又是多少,而且中间商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个,还有分级,我们都知道生鲜品是分等级的,而中间商正是把他们分好等级,好的卖好价格,差的卖低价格。如果消费者都网上下单就会买到参差不齐的产品
作为一个从事农业6年的人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可行。农业有特殊的属性: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靠天吃饭,行业市场变化快。我国的轻工业产品都不能做到电商网络销售,去掉中间商环节,更何况是农业?根据我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农民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大部分农民资金缺乏,如果要电商销售,农产品的储存问题如何解决?自建冷库的成本太高,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国目前还是小农户居多,大家每年果子成熟就等着收购商来地里采收,都不能自己提前***摘,因为没有冷库存放。自建冷库一个动辄几十万,农民没有钱,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把果子卖给***购商是最安全的。
二、产品品质如何把控?销路如何打通?前端的种植户都是缺乏信息渠道的,文化程度低,不懂电商。
大部分农民一家只有几亩地,每家种出来的水果品质都不同,电商销售产品同质化太多,销路难建立。农民都是没怎么读书,文化程度低,电商销售涉及宣传、[_a***_]、美工、包装、物流、客服,这些谁来完成?
我国大部分农民作务思想传统,不学习科学新技术,产品品质不高,没有品牌,不适合电商销售平台。想做电商销售,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针对这些来说,去掉中间商环节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农产品市场信息变化快,电商销售本来就风险高,去掉中间商,没有农民愿意做!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大多数农民想法简单,只想赚个成本钱。一个萝卜不可能两头切,农民也不可能既种植又懂销售。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去做,中间商了解市场信息,行业动态,所以他们做电商销售比农民要风险低。
总结
作为一个从事农业6年,做电商2年的我来说,深知农产品电商销售的艰辛,真的太辛苦,风险又很高。从基地***购的货,自己的冷库,宣传包装物流等花费巨大,有时候行情不好,随行就市,3元收的苹果,最后1.5元卖掉。不仅不赚钱还要赔钱,农产品电商让很多人损失巨大,因为风险不是一般高。农民根本不可能承担起这个风险的。
欢迎关注【农技天地】与你分享更多三农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无货源农产品电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无货源农产品电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