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药种植管理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药种植管理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淮山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
淮山是一种喜温的作物,生根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0-24℃左右,在我国除了比较寒冷的地区,大部分的省市地区都可以种植淮山,种植淮山适宜选择松软的沙土,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区,土壤酸碱值为微酸性或中性。

二、挖沟晾晒
一般都是根据淮山的品种类型,来决定挖沟的长度,挖好沟后,不要马上进行播种,要根据气温晾晒几天,再回填土沟,在回填的时候要,需要按照底层、下层土、中层土次序进行压实,然后将表层清理干净即可。
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较高、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环山,忌重茬,在种植前数天施基肥,然后浅犁耙一次,做高25-30cm、宽60-70cm的畦。
2、品种选择:挑选适合当地气候的优质、抗病、抗逆性强、耐肥水、产量高、品质好、耐贮存品种。
3、适时种植:当土壤5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种植,可***用单行种植法或双行种植法。
4、田间管理:做好浇水、追肥、搭架引蔓、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山药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1、山药是深根作物,一般需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透气性强、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来种植,选好地后进行深翻整平,结合深耕施足底肥。
2、选择抗病能力强、适合当地种植的山药品种进行种植,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后就可以播种,播种的时候把垄上开10厘米深的沟,把种块放入,覆盖上3厘米左右的土,还要保持土壤湿润,株距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种植的密度要合理。
3、给山药第1次浇水不能太多,避免山药长粗脖子,在地表没有干的时候进行第2次浇水,这样可以防止地表干裂导致植株死亡,往后浇水要逐渐增加,以不超过根部生长的深度比较好,不然植株根部容易长成细长状。
4、山药是喜肥作物,除了要施足底肥之外,在它的生长期还要追肥2-3次,第1次在山药苗高30-45厘米的时候,第2次在6-8月初的时候,第3次在8月下旬的时候。追肥可以***用沟施,肥种可以用腐熟的人粪尿或者饼肥,施肥的量根据土壤的肥力等情况来定。
5、定期观察种植的山药,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大规模山药被侵害。还要在合适的时候对山药进行采收,一般在霜降后***收比较好。
1、种植时间
山药一般春季种植,当地温上升到10℃以上就可以播种,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2、种薯催芽
山药块茎容易生不定芽,可以切块繁殖,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山药或者直径1.5厘米以上的零余子(山药豆)做种,播种前在25℃的室温中用湿润的砂子或者细土催芽,2—3个星期就可以出芽。
3、播种
淮山栽培技术?
现在种植淮山的,绝大多数都是***用铺塑料膜的方式来种植,这样种植的优点有很多。对于大面积种植的人来说,这个塑料膜轻巧耐用,可以重复多次使用,那么就可以节约不少各方面的成本。同时在***挖的时候,***收过程中也是很轻松的,由于种植得比较浅,只要拔开最上面5公分左右的土壤就可以拿出来了。
这样种植出来的淮山,外形比较直,光滑匀称,卖相好,在市场上也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药种植管理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药种植管理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