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农产品电商收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河南农产品电商收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南平原很多地方现在都处于退耕还林,耕地承包出去,农民收入怎么解决?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要么是一个小孩子、初中生,要么从没到过农村的人。
改革开放几十年了,现在还有几个农民靠种地生活?哪一个农民没有外出找工过?哪个农民是靠种地养家的?
土地承包实际是好事,便于机械耕种收割,统一管理。而现在多数地方,承包地七零八落,种植零乱,由于全部是小块(大块也是一两亩),他地里种树你地里不长庄稼(由于树高根扎在他人地里),这种现象非常严重。统一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还可抽空干其它活儿赚钱,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必统一。
三十年前河南是个穷省,分田到户以后,家家户户都努力种田,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而农民花钱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出现了种杨树势头,说种杨树是经济林,把部分农田种上杨树,举家出外打工,把地全部种上杨树,这都是等树长大卖钱。进城经商的、全家外出的把地全部租给他人,放心地在外地工作。
农田是种粮食的,收获了粮食不但自已吃,工人、***、科学家都吃粮食,所以种地不是光关系到自已也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种树人又不能吃树。国家给农民拿着粮食补贴,就是叫你种粮食的不能胡来。关于人不在农村,田地外租,地你不种他种,对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这种方式利国利民。
承包也栽树,是农民的无奈之举,打工总比种地强,栽树虽然不合法,慌无两年以上可要收归集体,种上树好管理,不误打工,树长大变成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可惜良田变林场,谁叫老农种田不挣钱呢?
分享看法一下
老家河南周口,豫东平原,贾鲁河边。
有些地方确实都种上了果树。桃树,杏树李子树,柿树,反正都是果子下树都能換钱的经济树。
年青人一般全国山南海北的到处窜,有些定居在外,有些象候鸟一样来回折腾。农村中的三五亩身份地种小麦大豆收入甚微,不够花费,播种和收割还要花时间和金钱,不上箅。
所以说,大家把分散在各人头上的地联在一起,统种栽上果树,也便家中老人管理。
说了这么多,一是把地租给一老板,坐收土地租金和出外务工收入生话是一类人。二是自己种树卖果子收入生话的又是一类人。
您认为家乡的农村电商该如何发展?
怎么发展!物流成本没解决!永远发展不了!十斤桔子10块钱!邮费我们这寄江浙沪都要15元!发北广深没有20块发不走!邮费比货还贵!贫困农民成了物流公司扶持对象!象我们山区真很难发展!
首先肯定是要有人去做。就拿我们这边的农村来说吧,在我们农村你去跟他们说电商他们是不知道的,我们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面在的多半是老人和小孩,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电商,在他们眼中就只有天亮就做,天黑就收。 所以,现在的现象就是农村人的生态产品卖不出去,城里人对生态农产品需求量大却又买不到。
我对农村电商发展有几点建议:
1,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改变,农村现也在加快网络化时代,更要得到全面普起。
2,农村更要加快光复发电,利用各项空地,房屋顶部的一切***,一举两得。
3,农村增加光复发电,扩保国防电力供应,确保电网流通,增加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4,有了电的满足供应,能使每个家庭又能环保,还能绿化环境,实现普极农村电器化。
5,农村就能全地普遍极网络,更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实行农村全面小康。
谢谢悟空邀请。
首先中国现在网络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这也造就了,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电商横行。电商确实给农村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关于农村电商怎么做?小编自己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咱们应该考虑的第一点应该是货源,因为当你有了货源,你才能开始电商之路。如果说咱自己是自家自产自销,那可以说货源在手里面能拿捏的死死的。还有就是以农村其他农户合作。必须要达成共识。
还有就是货物质量。农村的土特产种类繁多。首先咱们应该要定点。主要针对几种去针对相应的平台相应的粉丝去销售。质量把关是一定要严。电商主要靠的是口碑。只要是质量这关把握的够硬。相信口碑代代传这种。销量自然会直线上升。才能给电商带来利益。
其次还有物流方面。咱们在物流方面一定要跟得上。一定要做到第一时间发货。针对保鲜期短的商品。咱们一定要提前跟物流公司沟通。优先发货。确保每一个客户收到的都是新鲜没有损坏的商品。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的话,咱们应该要第一时间跟客户去沟通。又或者说需要赔偿的话,咱们也要去跟客户沟通解决。
如果能确保以上环节都做的到位,我相信农村电商的话,做下去就很轻松。当然也能给我们的电商带来极大的利益。
以上是小编对电商的见解。有不同的欢迎留言评论。
1、由于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还有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网络的覆盖,让农村和城市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
2、现在物流也是非常的发达,运输速度也很快,国内各大物流公司在很多乡镇区都有网店,打通了最后的一公里,这有利于农产品更快的时间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3、农村有很多农产品,新鲜品类多,都是现成的,可以直接通过电商进行销售,把农产品变成有价值的商品。
河南省供销社怎么样?供销社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好吗?
河南供销社大部分日子都很难过。我说一点情况,这是2006年我们调研情况,不全面但是有一点真实了解。总体来说日子都很难,业务开展都不好,收入来源一是原来的地盘和资产,做商业房屋出租有一些收入,二是棉花和鞭炮是供销社专营,其他机构不允许经营,所以是特权收入,但是河南这些年棉花种植越来越少,各地又都在禁鞭炮,所以供销社收入越来越难。河南供销社有两个地方比较好,一是林州供销社,他取得了药品销售权,在河南是日子最好的,还有南阳供销社,农产品销售做的不错。
供销社的美好已经是过去式了。
河南省的供销社整个系统的情况与全国一样,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放开了,供销系统的整个工作与业务就举步维艰了,和商业一样,日子不好过。下边村里的双代店已经不存在了,让个体给顶没了,经营不下去了,就都黄了。乡镇的基层供销社多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多数日子也不好过,有的也经营不下去了。
市里和县里供销系统的经营实体情况也不太好。
最近国家有意思可能要支持供销系统恢复其职能和作用,但看起来怎么恢复也无法达到过去那样的状况,那样的辉煌时期。
但是,这也要看国家能给什么样政策,能支持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力度很大,国家很想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作用,那么,你河南供销社的春天就来到了,你发挥作用的时候也来了。
祝福你,祝福供销社春天的到来。
我单位就在供销社的上面,我来说说我们县供销社的待遇和发展前景。
在我们县一级,现在的供销社主要职能是管理以前百货大楼,五金公司等联社企业,当然,这些企业都已经改制或者破产了的。当然,还包括管理乡镇的供销社资产,也已经全部改制了的。现在,在县一级的供销社,最大的业务工作是安全工作和***工作。
待遇方面,和其他同级单位没有什么区别,反正现在哪个单位都没有正常的工资和***以外的待遇,也就是说,没有灰色收入,这是肯定的,过年过节,连个苹果都不能发放,这是红线,也是底线。
从单位的业务,大家应该可以看得出来,现在的供销社基本上就是个边缘单位,领导不怎么重视,工作量不怎么大,甚至可以这么说,工作对社会的贡献值不高,属于可有可无的单位。
既然是领导不重视,可有可无的单位,你觉得会有什么发展前景吗?不会。我们这里到像供销社、二轻联社这样的单位当一把手的,都是安排50多岁的老局长去的,过度三几年,然后退休的那种。
看完我的答案,你应该都明白通透了吧?
如果是省社的参公编,可以去,待遇和发展前景都不差。
供销社现在确实不如以前,但是,供销社衰败,是因为政策。所以,供销社能不能崛起,也要看政策走向。
很多人不知道,现在中央开始要求供销社重建基层社,为什么?那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供销社的作用和继续存在的原因。
先说说,供销社这种***经济时代的产物,为什么中央还让其存在。因为,供销社目前最大的作用是保障农资。那为什么要把农资抓在国家手里?因为粮食安全是国家之本。
再来说说,现在的供销社到底有啥用。除了刚刚说的农资保障,其实还有一个功能:战备。这个不好展开说,反正进行一定规模的zhanzheng,你吃喝拉撒估计都靠供销社了。
现在国家层面,把建设物流骨干网的任务交给了供销社,除了服务[_a***_],还有建设民用保障网的意思。
最后,来说说供销社的现状,其实省级的供销社还是财大气粗的,***时代留下来的固定资产还是不少,靠收租就能活的很好。市一级要看遗留资产。不过县一级确实过的不咋地,有些地方县级社甚至取消了。
体制上,是这样,省社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正厅级建制单位;市社人员编制复杂,什么编的都有。
所以,如果是省社参公编赶紧去,如果是其他编制就要看看岗位。
供销社在一前给老百性带来很大便利,吃穿生活产品,农付产品都靠供销社买卖来完成,以前每人都发有布证一丈二尺,有些户大人多国家给多发几尺,都去供销社拿住布证去扯布,供销社收的鸡蛋等物品用架子车往城拉,拉到城里供销社供应市民用,天天物流城市农村来遁环,农村供销社白天二班从八点中午不下班到夜八九点,晚上还得住供销社,买货收货记录,一月工资二十多块钱,老白姓说风吹不住雨淋不住好工作,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何利国利民去服务是很必要的。
你所在的省份种一百亩地能收入多少?主要种什么?
我们河南省漯河地处中原,土地肥沃,地平如镜,适合种各种农作物,三十亩一眼机井,井电去年配套齐全,插卡出水。。
我今年六十五岁,种了三十多亩地,大小七块地。′我每亩用国产复合肥1袋半200块钱,种子40斤100块,拌种好药无蚜害,30块钱一瓶,一瓶拌50斤,整地大拖拉机每亩8o元,自己的小拖盘块20块的油,十月六号至15号开始耕麦,耕麦20块钱。种地结束。
苗后管理,十二月份,开始打除草剂,每亩30元,追肥,到下雪雨天气撒尿素十二斤左右,12元。三四月份小麦开始拨节,地下害虫,红蜘蛛,小青虫,赤霉病,***病,等等,需要一喷三防,一遍3o元。三遍90元。管理结束。
收割,我们这六月一号左右几天开始收割。每亩50元。
忙完收麦,抢种王米,大豆,去年种的大豆,今年种的玉米,玉米种10一斤,一亩地5斤,50元。化肥一袋,135元,前天刚打了除草剂带治虫,一亩地15元。再停几天打一遍控旺药,防止倒伕一亩地10元钱。后期玉米钻心虫,玉米螟。黄粉病,赤霉病打药一遍30元。
收割一亩50,粉碎桔杆3O。全年两季忙完。
小麦去年亩产一千三百多斤,今年减产,一千二百多斤,每斤一块,1200元。
玉米一千二百斤每斤7角钱。800元
总收入2000元。总支出980元。净赚1020元′,给人家500元租块款剩5oo元,
三十三亩地,一年净赚,16000多块。真真实实一点不***。全部的全部。
感谢邀请,一百亩地能有多少收入,这个问题有点笼统了,看种什么作物了。
如果种粮食,净收入寥寥无几,年份不好了或许亏本,种蔬菜了利润要比重粮食高点但如果天气不好或者行情不好也是不挣钱,所有大宗农作物几乎都是这样的高投入低收入的一个尴尬处境。@头条号
我是河南信阳的,地处山区,种茶为生,特产信阳毛尖,由于处于信阳毛尖核心产区白龙潭,又是种植的经济作物,比种粮收入好那么一点点,虽然也是靠天吃饭,但一亩地日常管理自己打理的话,仅仅采摘茶叶请人开工资,可以收入千把块钱。如果一百亩茶叶地,那就不是自己能够进行日常管理的了,需要请工人开工资进行管理,怎样成本会进一步增加,压缩利润空间。当然茶叶不等于粮食,没有固定价格,超一百亩算是中等种植户了,有能力种一百亩茶叶的,就有很好的销售渠道,利润相对高一些。@老范家信阳毛尖种植
大家好,我是刘二,很开心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这里是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里的土地主要种植什么,大概收入是多少?
我们这个地方主要是以种植水稻根甘蔗。甘蔗一年种一次。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我们这边甘蔗的回收价格一吨是500块钱左右,稻谷的价格普遍都是在1.2到1.3元左右。
种植一亩水稻大概能产出1000斤左右的稻谷。总收入大概就是1300元左右。种植水稻需要育苗,买秧盘,还有耙田,打农药,散肥料,收割等等,大概需要的成本是700块钱左右。还不算人工在里面。所以一亩水稻的利润大概就是在600块钱100亩的水稻,大概就是赚了5~6万块钱。但是种植这100亩没有机器或者人手不不多的,根本就种不了。所以在农村基本上很少人有100亩土地的,就是有也种不了。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甘蔗吧,甘蔗一亩大概能产4~5吨。第二2年开始就下降了,应该在4吨到左右,然后第3年也是一样的,三年后就可以重新种了。一亩甘蔗产出5吨,500块钱每吨大概总收入就是2500块。种植甘蔗的成本就更大。第一就是甘蔗种,如果是自己留有种的可以减少一部分成本。还有耕地,买地膜,除草,散化肥,翻土,人工,装车。最主要的是化肥吧,因为化肥用量特别的大。每亩的施肥量大概是四到五百斤左右。总的成本大概就是1200左右到1300。所以一亩大概就是赚到1200块钱。100亩就是12万左右。
总的来说在农村100亩的土地基本上很难完成的,就算你可以种得到请人种,要全部实行机械化那就不止这个成本了。以上就是我个人为大家分享我们这边的情况,大家有什么建议的可以留言给我,谢谢大家。
本人老家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县城属于农产品发展中阶段,当时因为看好农产品发展趋势所以在老家承包了两百多亩山地,在我们承包前这片山地主要种植了梨子、桃子、李子,后来因为品种过时被淘汰了,据说这个老板种植十多年好像没挣多少钱,后面不得不转让出去,才阴差阳错让我们承包下来。
承包前种植的梨子,后面我们承包下来全部砍了
2014年冬天正式承包签合同,山地总面积大概二百五十亩左右,外加三栋简易房、一辆老式四轮拖拉机、其它农用设施设备,这些总共转让费98W,合同期限33年。承包后因为要淘汰之前的果树,所以心想需要砍树挖地,后面就寻思买了台中式挖机花费11W,果园前后砍树挖沟为种植新产品做准备整整弄了一年,期间请工叫大挖机开荒又出了一笔开销。
山地二百多亩我们总共有三个股东,前面承包费平摊,后面弄清楚后就从新签合同分地。2016年开始种植柑橘,当时我们种植的是新品种沃柑,还有个品种是W默科特 ,当时果树苗是从重庆柑桔研究所苗木基地引入的,W默科特7.5一株,总共2000株,沃柑种植的是营养杯12一株,总共3000株,种植前需要下底肥已经记不清下了多少了。再到一年树施肥、杀虫、人工等开销,第二年成本开始增加,最明显的是第三年柑橘第一次挂果,果园杀一次虫大概需要五千左右农药,夏天病虫害多柑橘出稍必杀虫,大概十天左右杀虫一次,所以开销是非常非常大的。
柑橘挂果后因品种不同所以管理也不同,沃柑、W默科特这些品种冬天不能打霜,如果打霜果全部落完,会让果农颗粒无收,所以要在下霜前做好保护措施,那就要盖薄膜,薄膜当时好像是买到6丝的,全部盖下来薄膜用了差不多3W,第一年挂果天气行情都不是很好导致价钱不好,还有一部分是种植柑橘经验不足致使柑橘品质较差卖不上价。
因各种原因导致最终***摘价沃柑2.2一斤,W默科特1.8一斤,全部一颗下树,不挑果,不选果。第一年年产量沃柑6W斤,W默科特4.2W斤。
第二年挂果量少产量就更低了,后面总结可能是因为第一年挂果太多出现了大小年,我觉得最可笑的是第二年价格好点却没什么产量,2019年沃柑三块钱多一斤,W默科特也到了二块多一斤,有的时候总感觉付出跟回报不成正比,从承包到现在总投入也差不多多八九十万了,现在回本都没有回,甚至一半的没有回,不管怎样慢慢来吧,希望一切都会好的,加油就是了!
借此机会希望大家想投资各行各业的朋友,做什么决定要想清楚,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定要了解这个行业,掌握相关信息、技能、经验,不要看人家挣钱你跟风。总结一下做任何决定都离不开自身努力、经验、技术、信息、运气这些真的很重要。
大家有什么想交流的可以在下方评论,望大家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农产品电商收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农产品电商收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