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梧州电商助农产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梧州电商助农产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梧州四线小县城怎么白手起家?
做电商吧。比如有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这是最早期的电商模式,商家入驻平台,就可以在网上卖东西。但是并不鼓励新加入的企业把精力花费在这些平台,因为在自己会发现,开店之后,完全没有人咨询、下单。
因为平台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各大细分领域都已经有巨头出现,通过销量、成本等把控了90%以上的流量,新企业想要获取排名、曝光,只能花钱做推广,这样成本又非常高。
面对桂林乃至整个广西沙糖桔产销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面对桂林乃至整个广西沙糖桔产销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应付?
应对:逆向思维
1、及时罄售,保本即可
有关部门公布数据,砂糖橘广西400+万亩的种植面积,超100亿斤的产量,仍旧停留在赌一把,停步观望,指望后期价格上涨的愿望估计要落空!传统的销售渠道日夜不停的运转也卖不完当前挂在树上的砂糖橘,春运将至,运4输成本的提高、天气状况的不稳定、行情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出现想卖都卖不出去的局面。还是着眼当前,尽管价格已经跌至“冰点”,还是要面对现实,抓紧联系当地有信誉的收购商,谈一个中肯的价格,今年就让它落袋为安吧!后面还有“沃柑”这个行业新“宠”在虎视眈眈!
2、换位思考,保持定力
2014、2015、2016连续三年,以桂林荔浦、百色西林等地为代表,“10亩沙糖桔创造50万收入”“单株过千元的收入”等信息,强烈冲击着广大农户渴望脱贫致富的颤动内心,也吸引了其他行业财团的目光!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以桂林荔浦为主要种植区的砂糖橘种植面积不到20万亩,弹指一挥间,今日砂糖橘全广西种植面积达到了震撼的400+万亩,几十倍的增量,这还仅仅是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省份都无法估算!由此可见,100个美丽动人的嫦娥姐姐围着猪八戒,那也是应付不过来的。
行业的发展,总有一定的规律,摸索它,通过理解,从而达到为己所用!据各大信息平台发布的价格信息,当前各产地收购价统果维持在1.5元/斤的生死线上,优质果2元/斤!可以预见,尽管未来两到三年,沙糖桔的保有量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是可以肯定,三年后,行业中超过50%的从业者将退出,只有坚持品质至上、有专业的植保栽培知识做基础,能够在残酷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从业者能等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刻!
与此同时,主动寻找并搭乘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快车,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品牌***、民俗观光体验、市民农场都是当下以及未来“卖货”的高速公路,学习新型的销售模式,转变陈旧固化的思维,说不定就实现了弯道超车。
砂糖桔在水果品类当中属于大品类品种,在水果品类当中占比重也相当大。两广及湖南地区最适合种植砂糖桔。广西作为沙糖桔主产区之一,气候特点非常适合于砂糖桔的生长。种植面积及产量也非常之大,每年12月份正是砂糖桔大量上市的季节。
作为主产区来讲,果农种植砂糖桔的技术、管理及产量都没有问题。销量却成了最大的问题。形成了明显的产销失衡。当产量大于销量的时候,果农往往***取的是被动的降价销售方式。在相对滞销期果农是在***附近在销售,甚至会产生***与销售价倒挂现象。
果农种出高品质的水果倒是非常的容易。而想要卖出个好价格却是非常的难。果农种果子不赚钱。消费者吃到的果子价格也不便宜。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果农如此艰难?
一:销售方式单一。大多数果农会种果子却不会销售。传统的果农把更多的时间跟精力花在了如何种出好的果子上。而往往忽视了销售环节。在销售上下的功夫不够。还沿用传统的批发商去地头被动***购。拉长了供应链的环节。增加了供应链的直接成本。
二:对果子没有定价权。不同级别的批发商,所经验的市场及消费群体不同。对于果子的商品质量需求不同。一级,二级,***批发商,同时在供应市场***购。造成了价格的相互挤压,鱼龙混杂。果农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定价。
果农不仅要种出有质有量的好果子,还要卖出个好价格,让消费者吃到更实惠的好果子。作为果农应该如何应对当下的市场格局?
那么我们就要在销售上同样下足功夫。果农必须在销售方式上做出改变。减少、扁平、优化、中间供应链环节。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以此拉动目前产大于销的不利格局。果农可以借助目前先进的电商销售渠道。改善目前单一的销售方式。消费者购买力增强了,销售量增大了,产量反而就变小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梧州电商助农产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梧州电商助农产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