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湖养殖致富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湖养殖致富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青菱湖有多少平方公里?
青菱湖古名长湖,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因湖水清澈,野菱繁茂,多称青菱湖。现有人工养殖渔场,养殖自动化程度较高,水域配有多台自动投饵机,实测平均水深2米。
据了解,青菱湖水域面积884.4公顷,其中洪山区水域面积589公顷,湖岸线长度17公里。
青菱湖 所在地区湖北 面积253公顷 深度平均水深1.2米 湖泊类型小型浅水湖泊 鱼类鱼类计43种,主要经济鱼类有15种,鲫、鲢、鳙、长春鳊4种为优势种。水生植物水生植被已近绝迹,可视为无水草湖区 浮游植物计113属,其中蓝藻22属,绿藻57属,硅藻16属,黄藻6属,金藻4属,裸藻4属,隐藻2属,甲藻2属。浮游动物有原生动物19科21属;轮虫12科43属,共70余种;枝角类7科21属,约40种;桡足类3科14属25种。底栖生物有寡毛类的头鳃蚓、尾鳃蚓和水丝蚓,有腹足纲中的环棱螺、涵螺、沼螺、圆田螺等。原生动物原生动物19科21属
洪湖大闸蟹为什么这么有名?
一是水源条件好。洪湖市因境内的同名湖泊而得名,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泊,其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是周围地区渔民赖以生存的天然水厂;
二是河蟹天然饵料多。水域中有丰富的螺、河蚌、水蚯蚓等河蟹喜食饵料,还有大量生长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等各类水生植物,这些都能满足补充河蟹饵料,也是河蟹栖息蜕壳、隐蔽的良好场所;
三是河蟹养殖技术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洪湖人就开始尝试河蟹养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尤其是与中科院水生研究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更深入人心;
四是“洪湖”知名度高。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水养殖的河蟹经过注册“洪湖清水”牌商标,并申报绿色食品证书,市场占有率逐渐上升
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泊,其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洪湖活水性较好,水体清澄,透明度高,平均值为133厘米,含钙、镁、硅、铝氧比值高。水域中有丰富的螺、河蚌、水蚯蚓等河蟹喜食饵料,还有大量生长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等各类水生植物,能满足补充河蟹饵料,也是河蟹栖息蜕壳、隐蔽的良好场所
洪湖地区自古就有许许多多的大闸蟹在这里生存繁衍,这些螃蟹在原生态的湖水中逐渐适应了自然环境,形成了强健的身体和强大的繁殖能力。但这种大闸蟹的养殖产业在20世纪末期才开始发展。短短的十余年中,洪湖大闸蟹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且当地***也致力于大闸蟹养殖的改革措施,帮助洪湖大闸蟹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质的飞跃。
2008年,洪湖大闸蟹被认定为地理标志性产品,并得到了地标保护,为洪湖大闸蟹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在2016年,洪湖大闸蟹养殖农户已经达到了三万余,其产量近5万吨,为当地创下了30亿生产总值的奇迹。
洪湖大闸蟹外观特征: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富有光泽;脐部洁白晶莹,如白玉一般,无瑕疵和污迹;蟹的附肢上刚毛长而呈金***,根据挺拔;蟹足金黄,坚实有力。体形及相关性状:个体肥硕,头胸甲相对较厚,肉质致密,甲壳坚硬、丰满、有光泽,蟹黄酱紫色或豆沙色,脂膏呈现乳白色
洪湖大闸蟹的品种为中华绒螯蟹,在性状上呈现暗青色,蟹壳的表面平滑,带有零星的花纹。公蟹的蟹钳上带有绒毛,附肢边缘的绒毛较长,可以被很好地区分出来。公蟹的蟹膏肥厚,尝在嘴中口感软烂;母蟹的蟹黄肥美紧实,尤其是在9月吃母蟹的时节,洪湖大闸蟹的蟹黄充盈在螃蟹的全身,让人垂涎欲滴。
在秋季是来到洪湖游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时,洪湖大闸蟹最为鲜美,一面欣赏着美景,一面品尝着刚刚捕捞的大闸蟹,实乃人生的一大快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湖养殖致富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湖养殖致富项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