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泡桐的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泡桐的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泡桐种植方法?
泡桐一般从头年秋季落叶后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栽种较为适宜,特别在冬季未结冰前栽种,成活率较高,生长旺盛。
般是随整地随栽树。打穴栽种,穴的规格是。长,宽、深各一米,每穴施基肥10~20公斤,适量施些磷肥,能提高术材质量。
株距一般为3-4米,双行栽植,株距一般为3米,行距为5米。还要交叉排列成三角形。
怎样用插根法在1年内培育出泡桐高千壮苗?
你好 我理解的是你在问泡桐树用树根怎么繁育 对吗?
用树根繁殖一般是在梧桐发芽前 大部分地区在2-3月份进行。
种根选择以1~2年生,直径在2~3cm,无病虫害和损伤的较为适宜。***集种根后,先按照15-20cm的规格将其剪成根条,在剪切过程中确保切口平滑无损伤,并使一头剪成斜口,然后根据直径粗细分成组,以方便分类管理。种根在修剪完毕后,需要在太阳下晾晒,将根条中过多的水分晒出,以切口不粘土为宜,避免出现发霉、烂根现象。储藏时应选择在背风向阳、排水较好的地方,可挖沟填沙,并放入草木以促进种根通风,但要注意坑的深度,一般在50cm较为适宜,避免坑过浅导致种根受冻。每逢阴雨天气要进行检查,可翻坑晾晒或浸泡高锰酸钾进行处理,防止霉烂。埋根密度为80cm×80cm,每亩1000株左右,同时根据苗高来确定,苗木越高,密度越小。埋根时应先用过磷酸钙醮根,然后将斜口插入穴内埋土2~3cm,将土壤压实使其充分结合
幼苗在栽种30天左右即可萌芽,在出苗期应特别注意苗圃中的排水情况,避免因积水导致苗木根部沤烂。为避免在生长初期遇到温度骤变等不适宜植株生长的天气,可在苗圃中覆盖地膜,在防止地面板结同时还能增加地温。对于每个种根条萌发的萌芽,还应该及时去萌,每枝只保留1~2个即可,以确保主枝干生长。苗木一般生长到2~5个月时,就进入了生长初期,此时植株的地上部分生长较为缓慢,而地下根茎可以迅速生长,此时最适宜进行定苗、培土、除草等工作。为了避免其他草木与植株争抢肥水、阳光和空间,应定期进行清除工作。在苗木长至10~20cm时即可定苗,一般每穴保留1株健壮的苗木为宜。为了壮根育苗还应及时追肥,可施加0.2%的尿素水溶液,植株生长至6~9个月时则进入速生期,此时地上部分也开始迅速生长,为了能够充足供给营养应特别注意肥料的补充,可每个月追施1次速效肥,苗木在生长期萌发出的腋芽应及时抹掉,以促进苗主干生长,植株生长至10月温度逐渐下降,植株生长基本停止。为了促进其苗木木质化,此阶段应少浇水、少施肥,确保休眠期越冬安全。这样一年时间一般泡桐树就可以长3-4米高了第二年就可以移栽了
泡桐是玄参科泡桐树落叶大乔木树种,分布范围广,具有适应性强,易于成活,生长快,喜光喜湿,较耐瘠薄等特点,是我国一种很重要的造林树种。泡桐育苗一般***用播种育苗和埋根育苗两种,今天谈谈泡桐的埋根育苗。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地块作为培育泡桐的圃地,利用冬闲季节深耕细作整地,春季2月份前每亩可施用200公斤左右复合肥作为底肥,将圃地整理成1米或2米宽的苗床,起好排水沟备用。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泡桐育苗圃地收集2-3公分粗泡桐侧根,也可在健壮的泡桐树下直接挖取根段。
将收集的泡桐根短截成15公分长短的根段,注意根段的方向,将较粗的一向平剪,较细的一向斜剪。
修剪整理好的泡桐根段放置阳光下晾晒2天,俗称晒根。选择合适的时间,将晾晒的根段按照1米*1米的株行距插入圃地。需要注意的是,斜面向下,以不露根段上部为度即可。
春季雨水丰富,土壤湿润的情况下无需浇水,若天气晴好,土壤较为干燥,可灌水一次。此后加强管护,及时松土除草,连续降雨,注意排涝,出现干旱,及时灌溉。当根部萌出顶芽,及时抹去多余的芽头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泡桐的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泡桐的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