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商生鲜农产品定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电商生鲜农产品定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产品电商在选产品价格和品质怎样权衡呢?精品电商如何发展呢?
如果走网上农品电商,没有实体店没有前置仓,就必须精品,质量口啤第一,有高品质,价格适中,独一无二的产品,参考消费能力自订价格,价格偏上行,是高品质但同类产品也不少,就得订价格偏下行,但价格不是唯一,要在服务,社群情感,额外价值输出,综合经营,将客户变为朋友变成亲人,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人有你有的东西,就得拼量拼价值,拼营销拼管理,进行有效新式推广,进行科学统筹降低物流成本,特别产销最后3公里的物流费用
超市的商品是如何定价的?
超市卖东西,价格体系太重要,大超市都把价格体系做为核心之一,分两块来看商品定价,食品类和非食品类,首先食品类的快消品,基本由供应商供货,厂方直接有业务人员维护价格,活动都由厂方人员来做了,所以这类商品基本就较少毛利在吸引顾客和人流,甚至0毛利在促销,例如牛奶,饮料,水,各大超市系统对快消品的价格非常敏感,负毛利拉人气也是有的,但有销量后,超市的后台方会去争取厂方的活动费用,所以这块的商品定价权基本在厂方,小超市,邻里店,估计也就加10个点左右,当然香烟,名酒就更是这样,都有全国统一零售价,零售利润是被控制的,补充一下的是食品类还有些是自有产品,例如油,米,面,这些利润点会高一些,加价在10-20个点或者更高的范围内,再到具体的商品就看行业利润水平,加价也是有行业标准的,厂方会给零售指导价,保证超市的毛利水平。然后说下非食类,杂货类,定价就不一样了,针棉品可以打五折,还能有毛利,可想定价有多虚,但是成交的价格一般也是活动价,活动价超市一般是压榨了供货方的供应价后的结果,一般特价也可以保证十几左右的毛利,另杂货类有商品可能翻倍买的,例如一些销量不大的商品,工具类,像烧烤炭,市场上30块一箱,超市可以卖50元。所以说超市会把产品分类来管理,超市***购部门分10来个***购科室是有道理的,每个科室负责的商品毛利都是有要求的,多年来的数据统计下来,以及贡献率的分析,当做产品价格的时候,定价系统可以按照毛利要求来填进价就可以,零售价格自动产生。
消费者眼中的超市,按照专业的分类可以分为:大卖场(如沃尔玛,大润发,红标永辉等),综合超市(如绿标永辉,家家悦等),社区超市,便利店,生鲜便利店等;
加价基本规律是按照商品分类进行的:家居百货30%-35%;洗护15%-30%;食品15%-20%;生鲜5%-15%。其中,促销活动商品5%-10%。
当然,南北各有差异(南方加价率偏高些),这也和物流成本和当地流通业发达程度有莫大的关键。
第一他肯定是在保证在自己不会亏的前提下来定价的
第二他是在保证自己盈利性个上交的税有关的还有员工发的工资什么的还有就是市场价有点超市都是根据市场价来定价的,
还有的会根据每天人流量,或者地段来定的一般好的地段价格会相对较高的还有的这个房子是租的这样那价格也会贵的,
超市商品定价是有一定策略的。
正常商品,超市一般分为3大类别,食品,百货,生鲜。如果正常定价的话,商品定价会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加价率。这是一套固定程序,但是这种情况是一般不存在的,因为竞争对手的不断加入,商超行业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个人建议,在此固定基础上做好的价格,需要到市场和竞争对手那里进行市调,对比对手和市场,进行价格修正!
超市商品价格策略,有正常策略导向,竞争导向,市场差异化导向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发展时期,可以以正常策略为主的情况下,辅之其他的定价策略,以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地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商生鲜农产品定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电商生鲜农产品定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