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昆明蝎子养殖致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昆明蝎子养殖致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云南的“虫子宴”是什么?
虽然我在云南,但我也没吃过虫子宴。因为没人这么吃,一桌菜全是虫子的没有。不过,确实也吃过、听过不少种类的虫子。我说点奇葩的。
第一、普遍都会吃的,蚂蚱、蚕蛹。这个全国都有,只是北方一些地方历史上不敢吃,说是怕得罪了上天,降临更多的灾难。于是还有了李世民带头吃蚂蚱的故事。相比之下,云南就没有这些说法。我们小时候,偶尔会烧了吃,看着不好看,但吃起来真是香。
第二、也是普遍都有的,都吃的。就是马蜂、土蜂的蜂蛹。有的人可以生吃白蛹,我不行。我必须是炸过的才吃。味道自然是非常赞的。
第三、竹虫和柴虫,还有蝎子之类,竹虫比较多一些,大城市也能吃到,柴虫一般要去乡镇才会有。我觉得一般吧,没有特别好吃。
第四、雨过天晴半空里会飞密密麻麻的飞蚂蚁,那个也能吃。也很香,有的还用来治病。其实就是白蚁。
第五、很奇葩的一种是臭水塘里都会有的一种水板凳。它能飞,也能像个凳子一样四脚张开站在水面上。看着很恶心,我们小时候没零食,出去玩,有大孩子说能生吃,我抓了一只一尝。真牛逼,比以上几种味道都赞,非常香。就是太小,比蚊子大一点。所以也没人专门去抓了吃,但偶尔会捉一只放嘴里。这东西在我印象里很纠结,一方面是恶心的印象,一方面又是味道很赞的。
第六、肉蛆,这个我没吃过。但听人说,南部有些少数民族会把有些不能吃的牲畜放在大坑里,然后等到有了密密麻麻的肉蛆时就用瓢舀上来,肉没吃到,但吃到了高蛋白。还有一个靠北的族,腊肉放久了生了肉蛆,于是就挂着专吃肉蛆。
第七、在大一点的河流边有沙滩,沙滩上有沙蛆,虽然叫沙蛆,但是一种带甲壳在沙子里的虫子,炸了蘸上椒盐很香。
我见过吃过的并不多,一般云南靠南部边境稀奇的山毛野菜也会很多,各种奇葩吃的自然也多。比起云南,其实泰国老挝的虫子宴才是叹为观止。毕竟虫子***更丰富。
作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彩云之南,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还有各种美食也让很多初到云南的朋友流连忘返。
云南十八怪,其中一怪为“三只蚊虫炒盘菜”,一怪为“蚂蚱能做下酒菜”。因为云南森林里、草沟中,植被茂盛,孕育出许多品种的昆虫,所以云南人对昆虫宴都是耳熟能详。
下面举几个具体菜例:
1.油炸竹虫
竹虫,又名竹蜂,寄生在竹筒内,以食嫩竹为主,从竹尖逐节往下吃,最后藏于根部筒内,到11月份体肥停食,宜捕,过时则变蛹。
2.油炸椰子虫
“椰子虫”名叫椰心叶甲。椰子虫在未羽化前,个头肥大,色泽金黄,似蚕蛹,油炸之后,有椰味、奶油味,甘香腍牙,比炸蚕蛹好吃多了。
3.油炸花蜘蛛
油炸花蜘蛛是布朗族的风味名菜。花蜘蛛,学名大腹圆蛛,生长在高山丛林间,常在树林中结网,个儿比一般蜘蛛大,浑身长满白花斑。
4.凉拌蚂蚁蛋
每年,许多久居北方的人爱把这个亚热带省份作为旅行目的地,但每次回程中,他们宁可在行囊里装满批量生产、塑封包装的寡味的鲜花饼,却对于虫子制成的菜肴,人们总敬而远之。
有人旅行归来,对云南的印象停留在滇池边的昆明和洱海边的大理。其实,如果离开这两座文绉绉的城市,往雨林深处走,往回荡着驼铃的茶马古道上走,往傣家村寨里走,往这个省份的更边境走,就会从摆进餐盘的各类虫子里,感受到云南最自由不羁的滋味。
云南流行“十八怪”,其中两怪就是“三个蚊子一盘菜”和“蚂蚱能做下酒菜”。
看来云南人民不仅觉得本地虫子个头大,对于自己吃虫子这一习俗的独特性,同样有着深刻的认识,否则也不会将其归为一大怪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昆明蝎子养殖致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昆明蝎子养殖致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