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紫丹参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紫丹参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丹参怎样才能长的粗短?
1、选地整地:须栽培于地势向阳,排水便利的***夹沙泥土,土层深厚,以便根部伸长发育。前作物是红薯,挖红薯后最好即将土地犁20~25cm深,使下层土壤经过风吹日晒,增加肥力,减少虫害。到春天下种前再犁一道,把土壤耙得很细,做成厢子,挖窝下种,每厢栽6~10行,行窝距45~50cm见方,稀密根据土质肥瘦而定。
2、栽种:丹参利用根部繁殖,头年收丹参时,把准备翌年作种的根子留在地里不挖,到立春前(2月初)下种时才挖起来,选粗壮的折成5~7cm的节子,每窝栽1根,须根向下。每667㎡施猪粪水1800kg作底肥,如有堆肥,最好在下种前将堆肥筛细,施在窝中。这样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长期供根部吸收,提高产量。施肥后盖土不宜太厚,以免影响发芽。
▼
栽培管理
1、追肥除草:到4月初苗子出土7cm时,第1次追肥,每亩施清粪水1500公斤,用竹撬在窝中撬个洞,将粪施下,用土盖好。第2次追肥在6月上旬开花时,每次追肥前行进1次中耕除草,以后发现地里有草,都应拔去。
2、病虫害防治:
(1)病害:高温多雨季节易发根腐病。受害植株根部发黑,地上部分枯萎。防治方法:病重地区忌连作,选地势干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雨季注意排水;发病期用7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2)虫害:
①蚜虫:成若虫吸茎叶汁液,严重者造成茎叶发黄。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株落叶深埋或烧毁;发病期喷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
②银纹夜蛾:幼虫咬食叶片,夏、秋季发生。防治方法:在害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500倍液,每7天1次。
种植丹参植物时要选择有阳光的地方来种植,如果光照达不到,气温又低,丹参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它在大部分的土壤中均能很好的生长,忌种植在盐碱地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地块上一茬最好是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这种土壤栽种出来的植物,不易出现病虫害,也不能连茬栽,不然产量就不会太高了。在选好土地以后,要先把土壤深翻三十公分左右,然后施上充足的底肥。
一般种植丹参都是用分根的方法来繁殖。在栽种的时候把留下做种子的丹参随挖随栽。挖出的种根要选择生长 健壮、粗细均匀一年生根来播种,大多在秋季收获时候进行播种。先在畦上开沟,行距为三十公分 ,沟深四公分,之后把种根截成五公分的一段,竖着***土坑里面,然后盖上土壤,根部两头和中间的部分可以分开进行播种。因为两头出苗早,中间部分出苗晚,在气候比较冷的时候还可以在土壤的表面盖茅草帮助保温。
也可以使用***育苗进行繁殖,把***在温水中浸泡一夜后捞出晾干后,放在催芽布袋之中,置于温度二十五 到三十度之间,湿度为95%以上的房间内,每天将***翻动两次,几天后,当超过一半的***露出白色胚根就可 以播种了。播种之前先把苗床浇透水,之后按照株距3公分进行撒播,播后要盖土,还可以蒙上薄膜,来帮助植物保持温度和湿度,如果是热天播种,还要进行遮阴工作,防止幼苗被阳光灼伤。
在苗长出后,检查没有出苗的地方是不是土层发生了板结,要及时扒开土壤,帮助出芽, 缺苗的地方要及时补苗。苗全部出来后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在夏天还要进行一次除草。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除草剂来除草。丹参喜欢钾肥和有机肥,在生长期,结合除草进行追肥,肥料以腐熟的农家肥或者土 杂肥为佳。之后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在 追施一次根外肥,喷洒叶面帮助植株的生长。
丹参植物不能积水,在雨季注意做好排水的工作。在幼苗期,天气炎热干旱是要给植物补水。丹参在次年夏天抽薹开花,除了留种的地块,其他的要把花薹全部摘掉,减少营养的消耗。还要保持土壤的干燥,防止积水发生根腐。常见的害虫有蚜虫、蛴螬等,蚜虫会伤害到茎叶,可以在冬天清园减少虫卵。
现在由于连年的***挖,野生的丹参已经很少,丹参的市场消耗量也非常大,人工栽培是非常有前景的,丹参植物的生命力强,想要种植的朋友可以在考察好市场行情,预算好成本以后再进行种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紫丹参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紫丹参种植技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