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莓温室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莓温室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棚草莓要种植了,该做好哪些准备?
草莓是大人小孩都很喜欢吃的水果,我了解大棚种植草莓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第一、土壤准备
草莓也不喜欢重茬,喜欢将根系分布很浅,而叶片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严格,草每需要水分值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因此土壤最好在栽植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尽量符合草莓种植的需求特点。在栽培去选择保水保肥性良好的壤土,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如果土壤土质不好还要做好土质改良工作,确保土壤符合标准。具体可以在夏季高温天气闷棚杀菌,施入草木灰、堆厩的杂草等改良土壤质地。
二、肥料准备
在栽植前需要施足基肥,比如说腐熟后的鸡、鸭、猪粪便等,施进土壤里用作草莓的基肥是很棒的,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
三、大棚准备
大棚主要是做好浇水灌溉设施工作和冬季保温准备。一般大棚都***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系统,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还能长远地节约人工成本,如果是草莓采摘大棚的话还能给游客一个干净舒适的***摘环境,给予游客一种放松的体验。至于保温措施是由于草莓虽然是喜冷凉的植物,但是仍然不耐零下低温,为了避免草莓在成熟期遭受冻害,必须为草莓准备保温设施。
四、草莓苗的准备
这个不必多说想必大家都知道,苗子好坏决定收成,所以尽量选择能力范围内好的苗子,避免弱苗、病苗。
五、心理准备
不管种植什么东西,都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要有身体累和心理也累的准备,地里的活就是很累的,在栽植前就要准备好。
我是霞姐,上面是我个人对草莓大棚种植前该做什么准备的理解,大家有别的想法,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草莓种的好,经济绝对俏。言归正转,还是来聊草莓,大棚草莓种植的前期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可小觑,因为它是决定着种植管理后期病虫害和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草莓一般是9月份定植,尽量避免连作,在定植前前先得旋地,深翻深耕,在打地的同时施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2-3吨,硫酸钾复合肥1~2包,过磷酸钙1包,适量添加生物菌肥更好,可促进益生菌生长,杀灭土壤中有害菌孢子囊,改良土壤。其次是高温闷棚,既放下棚膜,关好前后门,这样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再就是整地作畦,棚内两侧各丢出20-30cm,便于插二层膜的竹杆或钢管,畦宽40cm,沟宽40cm,沟深30-40cm。最后布好滴管,适时定植。
已经七月份了,准备种植大棚草莓的果农也需要提前搞好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在我们湖北宜昌,很多种植草莓的专业户,都是***用的和水稻轮作的模式。种植一季早水稻,收割以后,整田种植大棚草莓。虽然,距离九月份定植草莓苗,还有一个多月,但是有些事情需要提早去准备了。
一、整地。因为草莓是忌连茬种植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这里基本上都是***用和水稻轮作的方式,来减弱连作的影响。一般来说水田是比较好的选择,但也可以***用没种植瓜果类作物的旱地。我自家就利用旱地种植过一季草莓,效果也还不错。
如果是连茬种植的草莓,并没有与水稻轮作,那么在每年5-6月份清园以后,我们要做好土壤消毒的工作。通过高温闭棚,棚内撒施石灰氮后,灌水覆盖黑地膜,进行消毒的工作。消毒一般持续20天以上,消毒以后需要补充一些菌肥。
二、促根控苗。我们定植草莓幼苗是在九月初,所以在7-8月份的时候,就要对苗床的幼苗进行管理。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幼苗长势,避免出现徒长苗。这个时期,需要降低水肥的频率,以蹲苗为主,培育根系庞大的壮苗,且通过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等一些中微量元素肥,促进草莓的花芽分化。
三、搞好水源。对于一些水源不方便的地方,需要体现搞好水源问题。因为当时自己是利用的旱地种植的草莓,所以为了草莓生长所需的水,特意打了一个压井,通过提水泵抽取地下水。如果能够利用水田种植草莓,基本就不用担***源问题了。
四、蜜蜂。记得自己在种植头一年草莓的时候,为了三箱蜜蜂也是真头疼了下。当时,我们那里种植草莓都是***用的蜜蜂授粉,而且都是用野土蜂授粉。因为当时自己不会收,还是别人帮忙给收了三群土蜂。后面就是自己通过分群,得到几群蜂的。除了要收几群蜂,对于新种植户,还需要如何养护这些小蜜蜂,不然最后可能导致灭群的。
五、棚膜订制。根据自己种植大棚的跨度和长度,需要找到专门的农资店进行大棚外膜的订制。一般去年的大棚膜,很难继续用到第二年,最后多成为内棚膜,或者被剪成棚裙围了。
其实,除了以上这些事情,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如果***用的是竹制大棚,就需要提前购买竹竿,回来修整。如果是钢构棚,需要更换一些变形或坏的钢管件。虽然说草莓种植的经济效益确实不错,但是里面所涉及到的问题却非常多。
要种植大棚草莓的话,必须要做好相关准备,接下来小编就针对这些问题来说一说自己的一些见解。
首先,大家一定要选好草莓的种子,因为草莓***也是有很多种的,再加上因为基于等各方面的差异,草莓***所适应的环境可能不太一样,所以大家应该结合自己大棚的条件来选择是当着草莓***,这样才能够被种植出油脂的草莓奠定基础。选择好优质的草莓***,这也是一项关键性的条件,如果这些问题把握不好的话,所有的工作都可能都是白做的。
其次,大家要把大棚内的土壤平衡好,因为这方便浇水或者是施肥,所以大家在把大棚内的土壤休整好之后,也需要结合土壤的干燥程度来适当的进行浇水或者是施肥,保证土壤的适用性以及是土壤工具价值,这样才能够种植出更加优质的草莓。如果不具备供水或者是施肥条件的话,一定要通过认为改变的方式来加以调整。
关于这些问题的讲解就先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以此为结尾。
草莓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草本类水果,以颜色鲜艳,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而著称。那么,种植草莓应该准备什么呢
第一、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适应性强,尤其是对当地气候,种植模式等条件适应的种苗品种。 2、选择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3、市场上认可的品种。4、抗病性好的品种
第二、场地的选择
场地的选择要求是,背风,向阳,水电方便,交通便利,容易管理等条件的地方作为种植的场地。
第三、土壤整理,精耕细作,根据种植模式个品种,将土地整好。
第四、施肥和土壤处理,保证草莓所需要的养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草莓***种植方法全过程大棚?
大棚种植草莓需要将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再把大棚封闭起来进行高温杀毒处理,7天之后将有机肥料均匀的洒在土壤上,然后制作30厘米高,宽45厘米的垄,之后播种种植,每株保持20厘米的行距,然后覆盖地膜即可。
1、翻耕闷棚大棚种植草莓前7天内,需要将土壤进行翻耕处理,把深处的土壤晒晾杀菌,将土壤中的病虫全部杀死,之后将大棚封闭起来,使用过高的温度进行大棚消毒处理,另外搭配着药物进行熏蒸,预防病虫害的效果会更佳。
2、施用底肥,大棚草莓苗种植方法还有施用底肥,将有机肥料均匀的洒在土壤上,这样可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也能补充之前种植的农作物对养分的消耗,使草莓能够在短暂时间内生根发芽。
3、整地做畦,完成以上的步骤,就开始准备做垄了,垄的高度可在30厘米~35厘米之间,垄的上面宽度可在45厘米左右,垄底的宽度可在60厘米左右即可,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将草莓的***进行播种了。
4、定植,每个畦要栽种两行,每株的行距在30厘米左右,[_a***_]要维持在20厘米左右,这样的距离更有利于草莓的生长,之后可根据草莓的密度进行摘除即可,***放置在土壤的4厘米处即可,表面覆盖1厘米的土壤,然后每天进行2次浇水。
5、地膜覆盖,草莓***的萌发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最后要将地膜均匀的覆盖畦面,这样可以有保暖的效果,在市场上购买地膜时最好是选择黑色聚乙烯膜,另外在购买大棚膜时,最好是选择多功能的无滴膜,这样保暖效果更好。
大棚种植草莓,如何种才能高产质优?
温室大棚里,多层栽培,一方面方便***摘,二是节约土地,三是应用有机质培养基,无公害种植,四是开展***摘游,进棚游客100~80元一个人,产量8000斤以上,翻一倍多,选用优质品种,品质好,价格高。
大棚草莓在种植过程中做好管理非常重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大棚草莓高产栽培经验汇总有哪些?
1.定植定植前25天整好地,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生物钾肥100-150千克,翻地深30厘米,起垄高10-15厘米,垄面宽40-50厘米,垄间距15-20厘米,南北垄向,阳光充足,杀菌杀虫,以备定植。
2.暖棚设置棚一般东西向,扣棚时间根据***果上市的时间定。根据需冷量要求,可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进行扣棚升温。
3.温度管理萌芽至初花期,白天适宜温度为20-30℃;收获期间8℃以上;白天棚内温度超高要及时换气,如外界温度过低,应放顶风、中风,不能放底风。
4.花期管理花期适温白天20-25℃,夜间5-6℃,最低温度不能低于3℃;花期棚内最适湿度为50-60%,如果过大,要适时通风放湿;花期不浇水,不喷水;花期不施肥、不喷药,以防花器受害;花期需放蜂授粉。在开花前,幼果期,膨大期各噴施一次菜果壮蒂灵,可激活植物生态生长正能量,拓宽植物导管路径,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提升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落果率,减少裂果、僵果、畸形果发生率。
种棚是很辛苦的事,温湿度、光照都需要实时监控,需要长时间待在棚中,稍有不慎就会减产。建议大家可以配备一个监测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度的小设备,恺易物联网研发的这个“棚博士”,便宜又方便,可以直接固定在大棚中,不用接线,直接就能手机远程查看监测到的数据,很方便,如果棚内温湿度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太阳能充电,不用担心断电,可以说是棚友必备的看棚神器。
大棚草莓高产栽培经验汇总有哪些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好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莓温室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莓温室种植技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