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鹧鸪养殖致富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鹧鸪养殖致富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个人可以养鹧鸪吗?
可以。
对于提问人,如果想喂养几只鹧鸪玩玩,就去购买几只人工养殖的鹧鸪苗;如果想专业化养殖,就需要还好筹划一番,从鹧鸪的优良品种选择,到圈舍建造,从雏鹧鸪的饲养管理,到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模式,以及疾病预防,还要有一定的销售渠道等,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再来着手养殖比较稳妥。
在人工饲养下,生长速度很快,饲养周期非常短,从孵化出壳到出栏,13周左右,体重可达1斤多,专业养殖,一年可养4批次。
不过,人工鹧鸪繁殖率很低,目前没有大规模养殖,南方有零星养殖,鹧鸪是省级保护鸟类,市场出售的鹧鸪很少,市面看到的所谓的鹧鸪绝大部分是用石鸡***冒的。
鹧鸪的养殖方法?
1.
饲养场地
鹧鸪有平养和笼养两种模式,平养需大家天网,一般网高50-60cm,每平米可饲养15-20只鹧鸪;而笼养则***用重叠式笼进行饲养,选择长1米、高30cm、深60cm的笼子,每笼可饲养10只左右鹧鸪。一般平养适合于种鹧鸪,使鹧鸪到达做种要求,而笼养适合于肉用鹧鸪,达到快速催肥目的。
2.
育雏期饲养
从鹧鸪出壳到9周内,折断时间都是鹧鸪的雏期,也是鹧鸪养殖最为重要的时期,这时要做的时保温和开食。在鹧鸪刚出壳的一周内,需保温育雏室的温度在35-37度,以后每周降低1度,直至它的羽毛生长完毕,能适应外界的温度。在鹧鸪开食前先要用低浓度的土霉素容易喂食,
让其肠胃适应,开食要在出壳后的24小时内进行,开食时用玉米搅拌熟鸡蛋,将其撒在木板上,诱引其自由啄食。在第二天即可喂食混合饲料,育雏时要控制空气湿度在60%,有利于它的羽毛和骨骼生长,并保持全天光照,一周后只需保持15-16时间即可。
3.
人能喂养鹧鸪吗?
鹧鸪俗称“花鸡”,是养殖价值不错的一种珍禽,可观赏,也可以食用,而且它的血、油和脚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野生的鹧鸪属于保护动物,想利用其价值,就要***取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鹧鸪,可以销售。想喂养鹧鸪,我们先从它的生长习性上来了解,根据它的生育特性来喂养。
一、鹧鸪喜欢的生长环境。
鹧鸪对环境的温湿比较敏感,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对温湿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温暖,通气性良好,光照充足,保温性强的环境,对于其快速生长,繁殖有利。
二、鹧鸪的一些习性。
喜欢群居性生活,善于奔跑和飞翔,生性胆小,容易受到惊吓。这种动物,由于其驯化时间较短,它们还保留有更多的野性特点,一旦收到惊吓,会起飞乱窜,惊叫不止。
三、鹧鸪吃什么?
属于杂食性动物,野生条件下,会吃植物的果实和种植,也会吃一些虫子。所以便于饲养管理,提供植物的加工副产品,比如豆饼,油饼等残渣,或者一些玉米粉和麦麸,配合一点骨粉,都可以喂养鹧鸪。
四、鹧鸪人工要养殖多久?
在人工饲养下,生长速度很快,饲养周期非常短,从孵化出壳到出栏,13周左右,体重可达1斤多,专业养殖,一年可养4批次。
对于题主所提出的问题,想喂养几只鹧鸪玩玩,就去购买几只人工养殖的鹧鸪苗;如果想专业化养殖,就需要还好筹划一番,从鹧鸪的优良品种选择,到圈舍建造,从雏鹧鸪的饲养管理,到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模式,以及疾病预防,还有有一定的销售渠道等,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再来着手养殖比较稳妥。
中华鹧鸪是我国一种常见鸟类通常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属于鸡形目雉科鹧鸪属,形状是这样的。
鹧鸪一般为野生状态,民间多捕捉来食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鹧鸪的叫声嘶哑,叫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所以鹧鸪在古代成了一种哀怨象征。
唐人郑嵎有诗曰“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后人用《鹧鸪天》作为词牌,用来描写行旅或哀怨的题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经典的符号化动物。不过今日野生鹧鸪已经极为稀少,被列入中国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中华鹧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捕食和饲养都已不太可能。
现在市面上所谓的鹧鸪其实是另一种类似的鸟类——石鸡,属于鸡形目雉科鹑族石鸡属,它的形状是这样的,是不是很眼熟?
石鸡这种动物性格温顺,便于饲养,如今在我国已大规模养殖,成为了经济动物,它的营养价值和鹧鸪差不多。石鸡还可以作为观赏动物养在笼子里,人们通常说的饲养鹧鸪,养的就是它,朋友养了一只,形状如下,他们那边管这个就叫鹧鸪:
回答完毕,欢迎关注河蚌走四方,手工输入,好的话点个赞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鹧鸪养殖致富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鹧鸪养殖致富案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