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青储玉米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青储玉米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密度的青贮玉米如何进行田间管理才能高产?
针对如何管理高密度的玉米地?请注意以下四点:
一、施肥,可以施有机肥,农村家畜粪便,这样玉米容易吸收,因为密度高,营养分布不均匀,要吸收好的肥料,并且吸收要好。可以在玉米根部旁边15厘米左右埋点化肥,经常浇点水,容易吸收。
二、防治害虫和老鼠,可以在播种的时候施一点杀虫剂在根部旁边,防止冲吃。有玉米时候经常会有老鼠来糟蹋,可以使用捉鼠笼和诱杀法捕捉。
三、除草,适时除草,防止与玉米抢营养。每次除草之后松松土。可施适当的钾肥,增加抗病性。
四、除虫除菌,雨水多时候容易感染病菌,小斑病,叶子腐烂等,也会有螟虫等虫害,可以用氯氰菊酯,井冈霉素敌百虫等药物消菌杀虫。
随着青储玉米的前景被更多的人看好,越来越多的玉米种植户开始选择栽种青储玉米,以便获得更好的收益。但是很多种植户对于青储玉米种植没有任何经验,怎样才能让青储玉米高产、防倒伏呢?
一、选用抗倒品种
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容易发生倒伏,主要与该品种的植株特性有关。一般植株较高、穗位(着生果穗的节位距地面的高度)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几率比较大。植株较高,特别是穗位较高的品种重心不稳,茎秆纤细的品种容易发生茎折,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则容易发生根倒。品种的抗倒能力只是相对而言,没有哪一个品种能够绝对抗倒。
二、适期播种
倒伏还与植株的生长发育特性有关。一般在抽雄前后,株高已经定型或接近定型,而且茎秆还相对柔弱,遇到大风多雨天气极容易发生倒伏。春玉米在适宜播种期间内可调整播期,使植株容易发生倒伏的敏感时期尽量避开当地的大风多雨季节。对于夏玉米而言,播种晚的玉米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很容易蹿秆,植株较高且茎秆纤细,很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夏玉米在收获小麦以后应尽量早播。
三、适当加大行距
玉米有宽行、窄行、宽窄行等多种种植样式,各种不同的种植样式都可实现高产。但从健康栽培角度来讲,在高密度条件下适当加大行距可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促进基部茎节的发育,同时也会减轻田间玉米植株对风的阻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倒伏的风险。玉米的行距可控制在70厘米左右,一般不要小于60厘米。
四、增施钾肥
钾肥具有提高茎秆强度的作用。在目前生产上大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提倡增施钾肥、氮钾配合施用,对于防止玉米株倒伏具有重要意义。钾肥宜早施,在播种时作种肥或在出苗后作苗肥施用。施用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等状况来确定,一般每亩可施用高钾复合肥10~20公斤。
玉米的种植密度是有一定间距的,本应种4500株,种植6000株,这样的间距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获得高产,靠增加株数来获得高产是异想天开的事。我们知道普通玉米亩株数是有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一米三株的距离,垄距约一米两垄,当然视土壤情况和地区而定。亩株数大约是4500株左右。农户如果搞不清楚,可以查阅玉米种袋上写的,上面写明了各地区玉米的亩株数。株数少浪费土地,株数多则影响产量。我们种植户在种植玉米时建议种子要散开撒,有利于以后间苗而保证间距。所以在这里我要说明,普通手动播种器是不如手撒播的效果好。使用手动播种器也是农民为节省时间的一种无奈选择。
如果间距没把握好,那自然是减产的。株数如果超出不是太多,比如说4500株,而实际数量6000株,还好说。补救措施就是加强管理,不能靠间苗来减少株数。加强管理,自然要比普通管理要精心一些。
只要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减产的,适时追肥,摘除严重阻挡光照的叶子,增强通透性。肥水管理得当还是有效果的,追肥用尿素,尿素得力快,植株密,一般不会徒长。后期玉米收割要延时,等叶子大部分变黄收割可以很大程度使玉米减少损失。
玉米秸秆青储技术有哪些?
青贮就是把收获后的农作物还未真正老化的秸秆保存下来,加以利用(在入冬后用以饲养牛羊等牲畜);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就是青贮技术的一种;它能将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保存的近乎完好如初,让牲畜在冬天里也能享受到夏天的绿意、入秋的草香;这一技术具体应用在禾本科与豆科类的植物上。
(1)地上式青储:施工量小,取料方便。
(2)半地下青储:介于两者之间。
(3)地下青储:入料方便。
(5)堆储:短期存储的最佳选择。
原料采收
为了兼顾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好将含糖分较高的易于青贮的饲草类与含蛋白质丰富的不易青贮的豆科草类混合青贮,青贮的配制比例,禾本科与豆科为2:1或1:1。
清理准备
根据青贮规模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青贮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清理,除去脏土、剩余的原料等,泥土脱落的地方应加以修补。
确定补水量
以青贮原料含水率65%为准,不足部分需补加到量。例如:含水40%的玉米秸秆在青贮时需加水(以1t计),1000×65%-1000×40%=250kg,其余以此类推。如果新收获的青草(秸秆)含水量超过70%,应稍加晾晒或加入含水量少的干草粉等物质使其水分降到65%左右。
原料处理
青贮前应将原料粉碎、切短。目的是:①便于压实,排净物料中间的空气;②增加接种剂和物料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菌种迅速繁殖;③使原料中的汁液充分渗出,湿润原料表面,有利于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迅速生长,提高青贮的质量。原料切碎的程度应根据饲喂家畜的种类、原料的品质来确定。一般含水量大的青绿原料可以切的长些,饲喂大牲畜的草料可以切的长些,含水量小的质地比较坚硬的原料可以切的细些,或打成细粉。一般贮料切的长度在2~5cm。
原料填装
青贮料的装填原则是,一要迅速。青贮窖要当天装满。当天封窖,避免青贮料在装满密封前***变质,即使大规模青贮也要在2d之内装完。当前许多养殖户普遍建立了大池,当天不能装满封池,甚至几天暴露于空气之中,使***菌在有氧条件下迅速分解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原料发霉变质,使青贮质量降低;二要压实。青贮料压得越实越好,大型窖用机械的方式压实。压不到的地方要用人工踩实。用塑料袋装青贮应避免塑料袋损坏。
玉米秸秆青贮一搬有窖贮、包贮、袋贮、池贮、塔贮、堆贮等方法。但广大农户普遍使用的多为窖贮和包贮,主要是这两种方法简单、方便、保质、经济。下面,就对这两种方法作个简单介绍。
一,窖贮
选择地势高、土质硬、背风向阳、雨水浸涉不到的地块开挖地窖。应根据贮存量来确定地窖的大小,地窖的形状最好为长方形,以便于压实。窖底和四周要用厚一些的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将切成1~3公分长的新鲜玉米秸秆填入窖内,边填边压实(用机械压实最好),如人工压实,每填高30公分,就要踏压一次。装填的玉米秸秆应高出地窖60公分左右,主要是防止窖内饲料发酵时下沉。装好后,用厚些整块塑料薄膜封盖好,上面盖一层厚厚的稻草,再用40公分厚的泥土压实封顶,并将泥土磨光抹平即可。
注意事项:窖贮时,窖内不能有透风、渗水现象;装填时,不要让泥土等杂物混入其中,以免影响或损害饲料质量。
二,包贮
现在市场上有专用的青贮饲料打包机出售,这种机器从粉粹到压实打包,一次完成,人工只需负责将玉米秸秆送入机器进料口、将包装好的饲料包妥善存放即可。农民朋友可根据情况买一台打包机,既可自家青贮,也可帮人青贮赚些加工费。
注意一点:搬运存放时,一定不要弄破打包膜,以免空气入内,青贮饲料变质、变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储玉米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储玉米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