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凤尾菇种植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凤尾菇种植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凤尾菇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2、养料:准备好适量的木屑、米糠,按照4:1的比例进行混合。
3、消毒:种植前需要给养料喷洒适量的消毒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4、种植:将菌种种植至养料,浇适量的水,保持湿度即可。
1、栽培场地
凤尾菇可瓶栽、箱栽、室内大床栽培及阳畦栽培,也可在地道种植,适应能力强,树下、墙角下、果园里等都可以栽培。
2、栽培季节
凤尾菇一般除夏季不能栽培外,一年三季均可栽培。因凤尾菇比平菇耐高温,但耐低温的能力较平菇差。
凤尾菇栽培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一、块栽
块栽容易移动,从而可根据气温变化,以及凤尾菇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而调换栽培场所。先一面出菇,后立起多面出菇,最后(出3批菇后)覆土出菇,适于家庭小面积栽培。压块用木模,大小一般是37×30×8厘米或50×50×9厘米。木模四块木板的角用铰链固定,留下一角用搭扣临时固定,方便压后取出木模。在模内上料、播种方法和普通栽培法无异,但菌块四周应比中间压得紧些,防止取出木模后四周料塌下。菌块之间的距离在7~8厘米比较好。压好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既可保湿,又可防止杂菌污染。
二、圆柱式栽培
用直径50厘米、长1米的塑料筒膜,其中套一根直径6.5厘米的毛竹或塑料管。先打通竹节(塑料管不用打),并在上面打孔20个左右,直径0.6厘米,在筒底用绳扎紧,并系上几根木棍或圆盘,固定筒底。然后分三层播种,两头用菌种封面。在25℃的干净室内培养,15天后菌丝即长好,再经7天取下薄膜,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条件,凤尾菇就可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栽培方法简易,可防止杂菌感染,充分利用空间四周出菇,产量较高。
三、塑料篓(40×28×15厘米)栽培
用1公斤干废棉,1公斤干碎纸,100克碳酸钙,250克米糠作为培养料。播150克凤尾菇麦粒菌种(干重)。先把纸放在水中浸泡3天,废棉在水中浸泡1天或1昼夜。将纸和棉花挤压到不再出水为止,然后将纸和棉花撕成小片,和碳酸钙、米糠混合,播入菌种,将菌和料拌匀,装入篓中,用报纸覆盖几天。把篓挂在凉爽阴暗的地方,注意管理,3~4周内可出菇。生物效率100%左右。
凤尾菇同扁豆间作,每种一茬凤尾菇,每亩可获利5448元,扁豆收入410元,每亩菇菜间作总收入有5858元。如一年每亩种两茬菇,一茬扁豆,则可收800~10000元,为纯蔬菜收入的10倍左右(所有数据皆为实验数据)。这是一项值得在城市郊区推广的,经济效益很高的栽培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凤尾菇种植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凤尾菇种植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