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鲥鱼养殖致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鲥鱼养殖致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分辨长江鲥鱼?
我从小就生活在长江边:这里条条河沟都通长江,小时候每到秋天,长江水位下退,都会露出江滩,江滩里各色各样的品种鱼虾可多了,那时候就听大人们说过,长江里有鲥鱼,渔民抓到后要上交的给中央招待贵滨所使用,但实际很少有人见过这鱼,我至今也未偿见到过,长江里现在有很多种类的鱼都消失了,不用说鲥鱼,就连长江的野生螃蟹都是人工繁殖的了,市场上鲥鱼肯定不是长江里的!。
鲥鱼是长江三鲜鲥鱼、刀鱼和蛔鱼中的第一鲜,半个世纪前,其售价就已经高达60元/公斤。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因为污染和滥捕,长江鲥鱼的数 量急剧减少,现在,野生长江鲥鱼已濒临绝迹,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市场上的鲥鱼大多数是从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冰鲜鲥鱼,口感和肉质差长江鲥鱼太多。
而现在人工养殖的是美国鲥鱼,跟长江鲥鱼完全是两个品种,但是口感和营养跟长江鲥鱼类似。
长江刀鱼养殖已经成功几年了,为什么有人说在市场上没有见到?
也不是不能人工养殖,小规模的已经在江浙沪皖多地进行了很多年了,江苏某企业大规模养殖的江刀今年已经上市了,但是价格嘛……emmm……3000 一斤(当然了,规格也比较大,还是比同规格野生江刀便宜的多)
江刀从 70 年代达到 3700 多吨的产量高峰之后,就有了***枯竭的苗头,到了最近几年,产量已经下滑到了几十吨、甚至十几吨这个规模。
这么多江刀,放在今天能买一个居民区了吧。
与之相比的,则是江刀扶摇直上的售价,巅峰时期,大规格的江刀零售价接近万元(这还不算那些令人咂舌的「鱼王」的天价),嗅到了其中商机、试图人工养殖江刀的自然不在少数。
最初的尝试是按照以往养殖其他鱼的模式来养殖江刀,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从野外捕捉的性成熟亲鱼,在捕捞之后就会因为强烈的应激性很快死掉,这就是所谓的江刀「离水即死」,即便有少数可以活着到达鱼塘,也很难长时间养殖下去,更别谈繁殖了。
一个意外的发现攻克了这个瓶颈。一些临近长江自然水系的鱼塘每年都要从自然水体里纳水,有时候就可以从江水里发现江刀的幼苗,这样一来,江刀就算是被江水自然平缓的冲进了鱼塘,也不会激发它的应激性,这就是最早期的获取江刀苗的方式——灌江纳苗。
虽然江刀是一种江海洄游鱼类,但其实也完全可以适应纯淡水生活,在我国的一些湖泊里,本来就有丧失了洄游习性的江刀,也就是湖刀。这些灌江纳苗得到的小江刀苗,在人工鱼塘里也可以正常生活,一些养殖户通过水泵冲水模拟自然水流,也成功***了它们的性成熟并获得了鱼卵,这样大概在 04/05 年的时候,最简单的灌江纳苗、鱼塘自然繁殖模式就成功了。
但是江刀的整个繁殖期很长,个体之间性成熟并不同步,完全依靠鱼塘内自然繁殖,就会出现同一个鱼塘里既有幼苗,也有鱼卵,甚至还有还未开始繁殖的亲鱼的情况,这几个阶段所需要的养殖管理方式都不一样。共处一塘,没法管理;捕捞幼苗,又会激发大鱼的应激性引发死亡(反过来也一样)。
我之前写日本鳗鲡的时候提到,不少科研机构尝试过给鳗鲡注射催产素来使其性成熟,给鱼塘里的江刀亲鱼注射催产素的尝试也很快得到应用,这种方法的确同步了亲鱼的性成熟时间,而如果进一步的通过人工挤卵、挤精,然后搅拌后人工孵化,就有可以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江刀幼苗,这就是所谓的全人工繁殖方式。
可惜的事,全人工繁殖方试的弊端同样很大,注射催产素的时候已经会激发一些应激性,如果再***用人工挤卵挤精,那大鱼基本上是活不了了,这样的损耗是很难承受的。
曾经售价高的时候近万元的长江刀鱼从今年开始已经禁捕了,所以野生江刀短期内基本已经成为了“绝唱”。其实早在2012年就已经完成了全世界首次长江刀鱼的人工繁殖,但是为什么在市场上几乎没见到呢?
事实上之前的“完成人工繁殖”跟“可以商业化养殖”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区别原因之一就是长江刀鱼实在是太“金贵”或者说“性子烈”了,这种鱼非常难以运输,不说“离水瞬间毙命”吧,可是真的也差不太多了,很容易就“应激而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育种就是一个很苦难的任务,好在因为在长江流域附近有着鱼塘是会进行江水互纳的,因此也就有些小刀鱼苗被冲入进去,算是机缘巧合解决了这个困境。之后通过用水泵模拟水流,让刀鱼保持洄游的习性,才能有机会得以成熟。
而且刀鱼成鱼是一种视觉动物,简单的说就是它们只能看见会动的东西,对于漂浮和沉底的饲料是根本就看不见的,就不用说去吃了,只吃能悬浮在它们生活水域来回动弹的东西。所以解决刀鱼吃什么、怎么吃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总不能一个小鱼塘就一直安排一个人专门一把把的撒粮吧。“吃一口喂一口”这样的方式在最初育种的时候没毛病,但是大规模的商业养殖这就有点开玩笑了。
所以哪怕是在2016年就拿下了“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和种质鉴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的,上海市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胡春晖在接受***访时候也说,目前嘉定区人工养殖刀鱼的平均存活率在56%左右。而且江刀生长期长、生命脆弱,能够真正到达“商品率”出去卖的鱼不到10%,整个推广站2两以上的刀鱼也只有差不多六千尾而已。
综上所述,这也就是为什么长江刀鱼虽然攻克了人工养殖的关口,但是迟迟不见大量上市的原因。但也并不是没有上市啊,去年就已经有江苏企业的江刀上市出售,售价三两一条左右的江刀大约是3000元一斤。
最后是我收集到的一个“阴谋论”猜想,分享一下图个乐而已,不用较真儿:有可能之前已经有部分人工养殖的长江刀鱼在售,但是,是作为野生江刀出售的。毕竟很多人的固有挂念里就是“不管什么东西肯定是野生的好、野生的应该贵”,而江刀的养殖难度大、成本高,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发生好似“狸猫换太子”的事情好像也不稀奇。而且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没机会吃到长江刀鱼,就算能消费数千一条***的人,也不是经常能吃到,所以觉察其中区别的概率就更小了。而且之前长江刀鱼的育种基本可以说都是野生的“鱼二代”,本身就没有多少差别。
不过现在长江刀鱼已然禁捕了,说不定是人工养殖技术已经在原有程度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或者即将突破,说不定不远的将来长江刀鱼不说恢复到最繁盛时期那么普遍的程度,但至少不至于物种灭绝了。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鲥鱼养殖致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鲥鱼养殖致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